很多家長常為自己孩子的各種問題頭疼不已。
我家孩子做作業總是磨磨蹭蹭,一會動這個,一會玩那個,一點作業要做到半夜。
我家孩子在幼兒園裡總是坐不住,亂跑亂跳,不聽老師的話,也不好好做遊戲。
我的孩子從小就喜歡和大人對著幹,你叫他朝東他偏往西,好像他的叛逆都已經成為習慣了,怎麼辦呀?
上述這些問題,可以說具有普遍的代表性。
孩子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其實與成長的環境息息相關。因為,孩子的人格是周圍環境塑造出來的,尤其是他們從小長大的家庭,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父母。
0至7歲,是決定孩子人格的最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最需要的是溫暖,共情,關懷和愛。
孩子就像一粒種子,關愛就像是給種子時時經營良好的土壤條件:澆水、肥料、鬆土、除雜草。
如果父母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偷工減料,孩子的根就扎得很深,能充分吸收莖中的各種營養。他可以穩穩地站在那裡,經得住風雨侵襲,努力向著Sunny生長。
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有著基本的自愛與自信。 這種自愛自信,為孩子的人生奠定了Sunny向上的底色。
想讓孩子表現好,先要孩子感覺好。總是有些大人感到很疑惑:我們也很愛孩子,為什麼他還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愛孩子是每個父母的本能,但什麼是愛,不同父母的理解就千差萬別了。
在我看來,愛裡面最重要的是理解、傾聽、看見,並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
它既不是父母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給孩子,忽略了孩子真正的需要;也不是父母把自己認為的好的標準和要求,施加在孩子身上。
一旦孩子被看見,成長需求得到滿足,他們就會變得十分自覺與配合。
孩子之所以會叛逆,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往往是因為他們自己的感受與需求總被忽略。
如果一個孩子感覺不好,他是很難配合大人的。
事實上,孩子們一直在做著各種確認。關於自己的:我是好的還是不好的?是勝任的還是不勝任的?是有能力的還是沒有能力的?
關於這個世界的:這個世界是安全的,還是有威脅的?
關於與世界相處的:要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和發展,我需要做什麼?
而父母如何對待孩子,直接影響著孩子的答案。
如果父母總是忽略孩子的感受,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不好,所以才不值得愛。如果父母總是否定指責孩子,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很無能,什麼也做不好,做不對。
這樣被貼上標籤的孩子,往往就會出現很多行為問題。
他們為了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和發展,不得不忽略自己的感受,去尋求父母與他人的肯定。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己思考的能力,真的就成為了沒有能力的人。
所以,父母想要孩子有著正向的發展,必須對孩子施加以正向的影響。單純的指揮、命令和指責,往往只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因此,好的父母會多花點時間來陪伴孩子。在陪伴過程中,父母最需要的是用心,去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才能真正影響到孩子的內心,孩子的行為問題也會因此而得到改善,甚至消失。
一位媽媽說了自己孩子的經歷:
我家小寶兩歲一過就開始喜歡說不,進入了第一個叛逆期。外公、外婆、舅舅、小姨都得出這樣的結論:小寶真不聽話。用他們的話說,就是“渾”。
作為一直共情著孩子的媽媽,我從來沒有覺得孩子不聽話,因為我能了解到每一次他渾背後的原因。
一次家族聚餐,從飯館出來,我們發現小寶的衣服弄溼了。
因為是冬天,怕他著涼,我得趕緊換給他換衣服。這時,我弟弟的孩子小黑已經跑到前面去了,小寶急著要去追,他的去路被我擋住,換了衣服才能走。
小寶氣得大哭,還把用來替換的乾淨衣服扔在地上。
旁邊的幾位親戚都圍過來責備他,說他太不懂事,大人都是為了他好,這麼渾真不應該。
小寶更生氣了,哭的更加傷心。我說:“算了,我們不去誰誰家玩了,打個車回自己家吧。”
計程車上,我把仍在痛哭的小寶抱在膝蓋上,用我的身體溫暖著他,然後說:
很生氣,是不是?
因為看到小黑已經走遠了,想去追他,並不在乎溼沒溼是不是?
媽媽拖住不讓走,特別著急,是不是?
小BMW上就不哭了,一下子平靜下來,點了點頭。然後,他把頭靠在我的肩上。
有一段時間,我有事時會把小寶寄放在小黑家。小黑的媽媽常常表現出關愛小寶勝過關愛小黑。那段時間小寶經常被小黑攻擊,他非常困惑,不解和憤怒。
有一次,我去抱別的小孩時,小寶不高興地鬧了起來。
回來後,我對他說:“當媽媽去抱別的小孩時,感到不高興,這種情緒叫嫉妒。嫉妒這種情緒人人都有,不僅小孩有,大人也會有。小黑有時候會打你,是因為他感覺到他的媽媽似乎更關心你,所以嫉妒你。”
這樣解釋後,我感覺他立刻放下了對小黑的敵意。因為,他理解了小黑的這一情感,他知道自己也會有同樣的情感。這種情感是自然的。
現在小寶五歲多,他在幼兒園或其他地方都被認為是一個比較聽話,能遵守規則的孩子。
這不是我用權力去壓服了他,僅僅是因為我教會了他如何去理解自己或別人的感情。所以,想要避免孩子過於叛逆,七歲以前要與孩子充分共情。
共情孩子的前提:父母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當孩子的行為與父母預期不符時,很多父母很容易產生憤怒等情緒。
首先,我們要放下自己的預期,看看什麼樣的要求才是對孩子成長有利的。然後調整好情緒,這樣才能開始產生有效的共情。
陷入情緒中的父母,是很難看見真實的孩子的,共情也就無從談起。父母只有讓自己內心平靜,才能真正地從孩子的角度來感受孩子的感受,教育才有可能真正發揮作用。
正面管教裡總結了贏得孩子合作的四個步驟:
第一步,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
第二步,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寬恕。
第三步,告訴孩子你的感受。
第四步,堅信會有好的效果,然後讓孩子關注於解決問題
有了前兩步,父母才能走進孩子的心,才有機會讓孩子聽得進話。
當問題發生時,我們常常習慣於追究原因。這是因為,找到原因能讓人們安心。但過分追究原因,反而不利於解決問題。因為,我們已經把關注的重點轉移了。
比如,孩子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很多家長第一反應是責備孩子:你怎麼那麼粗心(毛手毛腳的)!甚至責罵孩子笨,淨惹麻煩等。
這樣做的結果是,給孩子貼上不好的標籤,孩子往往會有以下三種反應:
接受標籤的暗示:我粗心,我笨,我不值得愛;
逃避:下次闖禍不要讓媽媽看見;
反抗:憤怒哭叫、與父母對著幹,等等。
而共情的意義就在於為孩子提供安全的情緒環境,從而走進孩子的心。
有效的共情三步我們可以通過這樣三步來達到共情:1、識別孩子行為背後的情緒;2、識別孩子情緒背後的原因;3、猜孩子的願望。
這裡有個好用的句式:“我看得出,你感覺……是因為……。我猜,你希望……”
例如:
你感到有點沮喪,因為你不小心把自己搭好的積木給撞壞了,你希望你的積木大廈還好好地立在那兒,是嗎?
如果孩子回答:“不,這不是我的感覺。”你可以說:“哦,我猜錯了,我說的是如果是我遇到這種情況會有的感覺,你願意和我說說你是怎麼想的嗎?”
接納孩子的情緒,才能創造情緒的安全。孩子有了安全感,才能有好的表現。
回到打碎花瓶的例子,正向的媽媽會採用這樣的三步問:
1、情感連線:你們有沒有傷到?
2、找到原因:剛才發生了什麼?
3、啟發式提問:這些碎片,我們要怎麼處理?下一次同樣的情況,你會怎麼做?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重要的不是追究誰的錯或急著懲罰誰,也不是試圖迴避問題或希望問題立即消失。
而是和孩子一起,積極面對問題。通過問題來啟發、引導孩子思考,讓孩子從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充分學習與成長,從而獲得新的能力與收穫。
同時,孩子也從父母處理問題的方式中,接收到愛與心靈滋養的力量。這樣的孩子Sunny向上,既有自己的主見,同時也擁有服從的力量。
致力於教育領域優質圖文創作,與大家一起成長,讓孩子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
1 #
-
2 #
共情的重要性!轉發
-
3 #
在學會與小孩的相處中,學會了與自己相處,學會了與大人與世界相處。
-
4 #
說得真好,希望孩子們都能被“看見”
此文太受用了,我正經歷著孩子3歲一個讓人不解的階段,常常會因為他的一些行為使我自己暴躁易怒,我也嘗試過努力剋制情緒,但好像效果並不好,感覺只是在單純的壓抑自己,看了這篇文章,受到了啟發,的確不管是親子關係、還是婚姻關係,都需要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