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作為孩子,我的父母的語言曾經深深的傷害過我;作為孩子的母親,我複製父輩的語言模式,用自以為正確的方式與孩子交流。如果不學習,那種模式將一直延續下去,直到有人勇敢地去改變。不知道,自己現在的改變是不是還來得及糾正以往的那麼多錯誤。

父母的語言給我們造成的影響太大了,好多時候我們都不自知。我們總以為小孩子懂個P,特別是3歲以前的孩子,懂啥呢?!好多年輕的父母忙工作做事業,把孩子交給保姆,一天到晚很少有時間與孩子親近,有些甚至時不時換保姆,搞得孩子更加不適應;或者直接送到鄉下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家,等孩子要上幼兒園了,再接到身邊,孩子與父母的疏遠與城市的格格不入變成常態,也是非常容易理解!

《父母的語言》這是本好書。Z說,父母的語言確實是世界上最廉價最重要的資源之一。一本書有一句話能改變一個人就是一本好書。很幸運跟大家一起參加讀書分享。

我們的精彩從暖場遊戲開始!遊戲是這樣的:暖場遊戲官喊1234,我們手拉手圍成一圈喊5678,;她喊2234,我們繼續5678;她喊你快樂,我們喊我快樂;她喊口香糖,我們喊粘什麼?然後,等她指令。可以是三隻右腳粘一起,五隻左手粘一起等等。現場好不快活!

隨著主持人L的進入狀態,我們的正式分享開始了。

曹院長給我們講了學商學院的願景並領讀《父母的語言》。她根據自己對書的理解給我們提煉了五點。第一點,思想的停滯。消毒和麻醉,哪個會被人們更重視?第二點,被忽略的資源。什麼資源是不要錢的,又很重要,並且容易被忽略的?第三點,人工耳蝸的實驗。兩個孩子分別做了人工耳蝸,是什麼導致孩子巨大的差別?第四點,共情關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如何學會共情關注?第五點,溝通語言模式。父母要用命令的語氣跟孩子說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透過這五點,想必沒有看過本書的也知道父母語言的重大影響。

第一個分享者春英更詳細地給大家做了本書的介紹。她從對作者介紹到3000萬詞彙的區別;從人工耳蝸的不同效果到3F原則,闡述了父母語言對孩子成長的影響真不是一點點大。其中的一段影片《再努力一點點》撩動在場夥伴的心緒,父母對孩子的肯定是在言語點滴中,是在對孩子做對的時候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是在孩子做得不夠理想的時候的一份鼓勵一份支援。作為父母的我們如果能給到孩子這些,那還有什麼能阻礙彼此的溝通交流呢!

第二個分享者朱朱說自己沒讀過這本書,但是她一直學習把父母的語言應用到生活中。她從自身事例出發,說到女兒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本來內向的她更加沮喪,問她考得怎樣,不說話就哭。她按照以前方式可能會很煩,說:“哭什麼哭!哭能解決問題嗎?”但是現在她懂得去共情關注,去充分交流,去輪流談話,這不就是3F原則嗎?並且她在與女兒談話中,不再用你應該怎麼怎麼做,你以前肯定是這麼這麼做的模式,而是採用詢問的語氣,給孩子時間去思考。在這過程中,她本身不知不覺就柔和了很多,最終有效溝通也是可見的!她的分享非常落地,讓我們看到學習帶來的變化!

第三個分享者春燕特別特別風趣幽默。她說自己的媽媽解決問題靠巴掌,特別直接特別粗暴。後來,她成了媽媽也是用這種模式來教育孩子。教育的言傳身教被如此複製下去了。她說,自從加入樊登讀書,她聽了不少關於教育類的書籍,父母的語言對她影響很大。她對待孩子不再是直接的巴掌說話,而是用溫和的語言,去看到孩子的長處。這不,幸運的是她來學習了,幸運的是她把孩子帶來了,幸運的是孩子聽到了她的感言。她說自己不想做“蠢”媽媽,要做春媽媽。

在下面坐著聽媽媽分享的孩子一開始很拘謹,最後要結束的時候,他高高舉起手要發言。他說,他為媽媽感到驕傲,媽媽在改變在進步,他要與媽媽一起進步!他話音一落,引起全場掌聲。還有什麼比聽到孩子如此真實的表達更感動,還有什麼比父母學習能帶給孩子的改變更寶貝呢!聽說,那一晚,孩子是大聲唱著歌入睡的呢,不單單媽媽感動落淚,誰聽了這故事能不被感動呢!

三官與總評非常辛苦,他們全程都得聽特別仔細,才能把控全場時間,才能指出他們的哼哈問題,才能記錄每個上臺分享者的好詞好句,精彩瞬間,讓我們在愉悅學習中不斷進步!

時間官D忍不住也上臺做了分享,她說自己也有太多太多觸動,被大家的真情觸動,被孩子的寬容觸動,被愛學習的大家的認真觸動。她說自己來到這裡,特別特別有收穫。這樣的學習氛圍讓我們每個人欣喜愉悅!

一個個都能想霸臺想表達心聲的舞臺才是好平臺!現場分享精彩不斷,美好瞬間留存,分享與你!每次學那麼一點點,世界將變得美好多很多!

作者介紹:易之,教育工作者/救護培訓師/007踐行者/樊登讀書踐行者/《先聲奪人》朗讀圈圈主,想透過學習改變自己,透過寫作記錄軌跡,透過圈子更好成長。

7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那些沒有原則的家庭,比貧窮的家庭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