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幾天就過年了,相信大家都在開心迎新年。昨天我帶女兒回了一趟孃家,感受一下農村的過年氣氛。可沒想到卻遭受了一次“別人家孩子”的暴擊。
事情是這樣,吃過午飯,我媽的幾個鄰居來串門。有一個奶奶帶著孫子,和我女兒同齡。一進門幾個奶奶就叫兩個孩子一起玩,我媽還特意對我女兒說要主動些。但兩個孩子還不熟悉,想一起玩又不好意思打招呼。
這時幾個奶奶就找話題聊,讓兩個小朋友熟悉一下。首先是問孩子的期末考試成績,看看誰學習好。聽了我女兒的分數,長輩們很滿意,一頓誇。聽到男孩的語文低了幾分,奶奶們笑話他:“你看看,人家考得比你好,你可要加油了,不到95分不算好成績呢……”
男孩聽了很生氣:“你們考95分了嗎?你們先考一個。”他奶奶聽了不高興了,說孫子沒禮貌,沒聽出奶奶們對他的鼓勵。幾個奶奶大人不記小人過,打哈哈勸了兩句,男孩不吭聲了,過了一會兒開始找我女兒玩。
看我女兒很靦腆,這時又有奶奶誇男孩了:“哎呀,還是男孩子主動些,男孩子放得開些,女孩子還是太膽小。”還一片好心勸我女兒:“這是你家呀,你膽子大點,熱情點啊。”我聽了趕緊打圓場:“他們第一次見嘛,一會兒就好了,隨他們玩吧。”
說完小朋友,幾個奶奶又把話題轉向了我----長輩的話題總是離不開晚輩。
主要就是問什麼時候生二胎,當我說不要二胎時,幾個奶奶感到非常可惜,勸說中夾雜著責怪:都生二胎了你怎麼不生?不生二胎將來老了自己後悔,孩子也沒個伴,多孤獨。
她們還拿某某家兒媳婦舉例,說人家以40歲高齡生了二胎,中間歷經千辛萬苦,生下來又自己全職帶,非常用心,操勞得很。最後還語重心長地對我總結到:“你看,人家這麼困難都再生了一個,多了不起,還是多生好啊。”
聽得我都有點無地自容了,好像只生養一個孩子是極不負責任的,和人家的“偉大”比起來,顯得特別自私。
我強撐著微笑,跟她們岔開話題,心裡想的是,這過年熱是熱鬧,但好像免不了要與“別人家孩子”進行一場激烈肉搏啊。
估計當晚輩的此時都有個新年願望:別人家的孩子,請別煩我。
做過孩子的,或多或少都遭受過來自“別人家孩子“的打擊:
你看xxx多聽話,你怎麼這麼調皮!
你看xx每天寫那麼多作業,成績那麼好,就你不愛學習!
你啊,能像xxx一樣懂事,又體貼又能幹,我就省心了。
……
“別人家的孩子”就是像神一樣的存在,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無處不在。這個閃閃發光的模範榜樣,總是時不時被家長拎出來教育自家孩子。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優點和缺點,“別人家的孩子”只是虛構出來的完美形象,誰也比不過他。總拿別人的長處和自己孩子的短處相比,那不僅自己焦慮,對孩子也不公平。
想一想孩子的那些問題,我們小時候是不是也有?膽小害羞,不願寫作業,不能堅持,愛哭,嫉妒別人……我們也是這樣長大的,孩子的缺點並不比我們多。
所以,孩子有這樣那樣的“缺點”,說明他是個正常的孩子。如果他超級自律、超級勤奮,那還是個孩子嗎?
一個正常普通的孩子將來也可以過得很好,我們不就是嗎?所以不要為孩子不如“別人家孩子“過度焦慮,強迫孩子改正所有的缺點。不許孩子拖延,不許孩子做白日夢,是不是也遏制了他的想象力、創造力呢?
歸根到底,孩子和我們一樣,有缺點是正常的。接納他,給他時間和空間,他才可能成長得更好。我們應該為自己而活,孩子應該為自己成長,而不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這個春節,這個寒假,就別再用“別人家孩子”給孩子添煩惱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