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心理學教授揭秘PUA五大套路
一個人只有先認識自己,才能夠反抗諸多貶低自己扭曲自己的事物。所以說,從小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才能夠讓孩子勇敢對PUA說不,找到屬於自己的真愛。
作為家長,這三種能力越早引導,孩子越收益。
1.教會孩子正確認識情緒。
情緒本身並無好壞,它只是一種客觀的存在。教會孩子認識情緒,是認識自己的第一步。
為什麼一個成年人情緒能被別人操縱?因為我們似乎從小就被剝奪了表達情緒的權利。很多時候,孩子的壞情緒不被接受,小時候哭了要憋回去,長大了報喜不報憂。似乎只有永遠笑臉相迎才是人人喜愛的好孩子,才能被更多人接受。
可是我們是人啊,人有喜怒哀樂,無論是積極的情緒還是消極的情緒,這些情緒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在遇到開心的事去開心,遇到難過的事情選擇難過,我們要讓孩子意識到表達自己的情緒並不可恥,要敢於表達自己的情緒。學會和自己的情緒溝通。
2.教會孩子明確界限。
孩子兩歲時,家長習慣餵飯;
孩子上了小學,家長習慣“輔導”;
高考後,家長習慣“幫助”選擇專業;
畢業了,家長習慣“安排”工作。
試問,這樣的孩子什麼時候能知道“這是我的事”,沒有“被賦權”過的孩子如何有界限感?當有一天,有人代替了家長的位子,開始“越權”操縱你的孩子,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操縱。只能順著那人的套路一步步走下去。從小事開始放手,讓孩子明確界限,知道什麼是自己的事,別人不容插手;也學會做自己的事,對自己負責;同時明確權責觀念,學會不為別人的錯誤買賬。
3.培養孩子基於愛的擔當能力
有這樣兩個孩子,一個孩子對自己要求嚴苛,因為沒有考第一,想方設法結束自己的生命;另一個孩子粗心大意,成績全班墊底,對事情從不上心。這看似完全性格相反的兩個孩子,實際上都是缺乏愛的擔當能力。
第一個孩子看似是積極上進,對自己嚴格要求,可他不具備基於愛的擔當能力。他不明白,他不僅是他自己,他的背後還有愛他的家人,當他忽視自己的生命,因為一點點小事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沒有為自己所愛的家人承擔責任的意識。最終留下無限的自責和悲傷給了愛他的家人,對他們造成了最大的傷害。這不是真的有擔當的表現。
第二個孩子看似只是粗心大意,而其本質仍然是缺乏基於愛的擔當能力。當有一天他作為一個集體的一份子參與某個專案,因為他的一點點粗心可能毀掉的是一個集體所有的成果,這不也是沒有擔當能力的體現嗎?
我們總是習慣讓孩子要有責任心、要有擔當,最重要的是告訴他們前提條件,這個前提就是愛。對於PUA你的“人”,你不需要有責任擔當,因為你的擔當改實基於對愛你的人的擔當。
而對於你愛的人,要相互理解、有效共同,共同進步,這才是勇於擔當的表現。
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明確自己的事務,勇於承擔“愛”的責任,這樣才能夠讓孩子一步步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讓孩子學會愛自己。一個愛自己的孩子是不會隨意被他人所控制的,他們有勇氣站起來,向PUA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