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不談這個問題中的生理上的養育部分,只說性格習慣的培養,我的體會,學了那麼多育兒知識,還是帶不好孩子,有幾種可能性:

1、學了那麼多育兒知識,沒有學通做人的道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確實是真理。幼兒階段就已經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而這個階段的孩子其實是在對父母言行舉止的模仿中,逐漸開始形成價值觀、判斷力和習慣的。

就好象,父母領著小孩子出門,遇見熟人,絕大多數父母會讓孩子喊叔叔好,阿姨好。有的時候孩子不喊,家長就催;還不喊,家長就急;還不喊,家長就批評:怎麼這麼禮貌?還不喊?家長就下判斷,這孩子就是犟,這孩子就是靦腆。

可是,自始至終,成年人們熟人見了面也並沒有互致“你好”,而是說“下班了?”或者“買菜去了?”之類的,陌生人之間更是目中無人走過去而已——你想讓孩子喊叔叔阿姨好的那個人,人家孩子可沒你這麼熟,對孩子來說那是陌生人。憑什麼不能也跟你對陌生人那樣地置之不理呢?

2、學了那麼多育兒知識,都是些假知識。

很多人的書,都是一些所謂磚家東拼西湊攢的,再加上一些唬人的身份標識,販賣的很可能是一些假知識。所謂假知識,不是說人家說的不對。問題可能出在,那些知識體系上不連貫,文辭優美,卻沒有持續性的操作可能。

3、學了那麼多育兒知識,操作的時候偷工減料了。

上面說的是知識的缺乏真實操作性,人在操作上的問題也是造成效果差的原因。

大量的真實有效的育兒知識,要想取得理想效果,需要操作的人能夠嚴絲合縫認真執行,而且堅持不懈。

可是,事實上,很多父母難以做到認真堅持,而是在操作過程中“偷工減料”。別的不說,育兒知識中肯定強調父母多陪孩子玩,多與孩子互動——這是指專心陪孩子玩,專心與孩子互動。可是,爸爸媽媽能忍住半個小時不翻看手機,就很難。

4、學了那麼多育兒知識,家裡的另一些參與帶孩子的,卻沒有認可(執行)相同的知識。

家庭成員必須達成共識,意見統一,這是很難辦到。

這點,我都不用多寫字。相信,看到這段話的親,已經有開始拍大腿喊的了:可不是嗎?TA就是那樣!

6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你在害怕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