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今天週日,一覺醒來,還想出去玩玩兒,愣了一下,今天需要上班。

每天習慣性把當天要做的事情安排好,一天都不會慌張。

說起慌張,想說,家長對孩子有多影響。

同事孩子對媽媽說:“媽,我很慌。”媽媽說:“你慌的時候調整呼吸。”我在想,這當媽的成天在孩子身邊照顧孩子,她經常也稍微有些焦慮感,產生慌張,慌張的媽還要故作淡定的安慰慌張的兒子。

我不厚道笑了。

反思自己,孩子經常被爸爸帶的脾氣暴躁,真的是爸爸的錯嗎?覆盤這種情況的發生時間,是孩提時,孩子就經常發脾氣,那時,爸爸從來不管,完全由我一個人帶,其實是我的個人無知的行為錯誤的傳導到孩子那裡。應該嘗試著改一下。

昨天,孩子因為一件小事,把我推進屋子,不讓我出來,在往常,我會暴跳如雷,大聲吼罵,孩子會整天不高興;我這次沒有,平常心一樣出來,孩子當下就有說有笑,做題時,我陪在身邊,孩子也會安靜把題解好。

就是這麼簡單一個轉變,孩子就會有這麼大變化。

孩子的成長,就是父母的成長。

為了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品格,一個積極向上的心裡,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這個做媽媽應該率先改掉脾氣。

5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孩子7歲前應該具備的認知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