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犯錯存在兩種情況

一種是對問題沒有充分的概念,沒有足夠的重視而犯錯,另一種是因為孩子本身的能力完全達不到解決這件事情的標準而犯錯!

大部分錯誤行為的產生都源自於第一種情況

很多孩子對什麼樣的行為是符合社會公德這件事情,並沒有具體的概念。當這樣的行為發生,很多家長認為第一時間制止,告訴孩子是錯誤的就可以了!

其實孩子並沒有真正的意識到錯誤的真正原因,孩子並沒有認為自己不對,我們需要幫助孩子看到後果。

那麼我們回想一下,在家裡面可能很多時候孩子犯了錯誤,各位家長的狀態如何呢?

我們把很多的精力放在了批評他、責備他,而並沒有讓他知道自己行為的後果。

所以我們經常給孩子說要道歉,我們把重點放在孩子一定要說對不起,把重點放在了孩子一定要寫檢查。

如果他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對周圍的人帶來多大的影響,檢查有什麼用?

那就是給成年人的一個安慰劑,我們自己覺得孩子知道了,所以下一次一定不會做。

這是成年人自己蒙自己呢!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需要幫助孩子看到這個行為產生的後果。

所以總結一下,當孩子犯了錯誤以後,我們需要記住以下四點。

第一、一定要表達父母的感受。

千萬不要說犯錯了沒關係,不行,要表達自己的感受,你這樣做是錯的,我不開心。

但是要適可而止,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父母把更多的時間放在表達自己的情緒上,就有可能沒有機會、沒有體力去思考和表達後面的內容了。

第二、我們要看一下孩子是因為能力不夠,還是由於他沒有意識到這是個錯誤。

對於能力不夠的孩子,父母不應該批評,反而要進行自我的檢討。我們。應該給孩子提供怎麼樣的支援,怎麼樣的幫助。那麼對於這些沒有認識到是他錯誤的孩子,我們需要幫助他看到自己行為產生的後果。

對於這一類孩子,爸爸媽媽一定要沉住氣,因為最後我們需要和他一起理性的分析,讓他看到自己的行為會給周圍的人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才能真正的讓他意識到。

但是很重要的是,我們的目標不是為了要讓孩子道歉,我們的目標是讓他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下次要改正。

第四,父母要把自己的角色拎清楚。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承擔他犯的錯。

但是孩子需要知道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他需要知道在未來遇到這樣的事兒該怎麼處理,父母只是助手。

最後我們要給到孩子支援和鼓勵。

所以對於孩子犯了錯誤怎麼辦?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批評是溝通的一種方式,它的目的是讓對方意識到問題,下次可以做得更好。

其次,我們要分清楚孩子是在態度上就不認為這是個錯誤,還是他的能力,不知道是錯的,我們需要幫助他知道自己行為的後果,然後一起改變。

我是松樹君,帶您在家庭教育父母成長之路上,自我覺察覺醒,用心愛生活,人間值得!

6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孩子為什麼整天玩一種看似“弱智”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