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有許多鮮明的特徵,但最為人知的一個可能是“叛逆”,所以會有“青春叛逆期”這個說法,也有很多家長直接將青春期等同於叛逆期,認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是最難以管理的,也是最不容易溝通的。
這篇文章暫時先不討論青春期孩子身上諸如行動力強、視野開闊、有自己的思維和判斷等積極方面的性格特徵(雖然這些都應該得到家長和老師的重視及認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會發生在很多青春期孩子身上、引起父母擔憂、且父母無論如何也不能理解的一個行為——自傷。
圖片源自網路
很多去到心理諮詢室諮詢“孩子叛逆”的家長在和諮詢師溝通的過程中都會表達這一擔憂:
“我的孩子不知道怎麼了,不僅不願意和我們做家長的溝通,還總是趁我們不注意的時候傷害自己,我們看了太心疼了……”
“雖然她才剛上初中,但她用小刀割傷自己已經很久了。每次她換衣服都會看到她手腕上新的和舊的傷疤,有時因為傷口太新,都沒辦法穿長袖衣服,因為會摩擦。我會偷偷拿走她的小刀,但她第二天就會在學校小賣部買個新的……”
其實不僅是青春期,有可能是在比青春期還要小的年紀、又或是已經長大成人,都會發生自殘自傷的行為。自殘自傷的行為在臨床中有專用的名字,叫“非自殺性自殘”,也就是說,行為人在不帶自殺意圖的情況下,通過各種自傷的方式來對身體施加痛苦。研究表明,大約有14%的青少年都有過自殘自傷行為。
家長對孩子自殘的行為表示震驚和不解:“有什麼想法和要求你儘管提就是了啊,為什麼要用這麼極端的方式來反抗呢?”其實,家長不知道的是,自殘是孩子表達情緒和孩子緩解痛苦的一種方式。
每個年齡階段的人都有不同的應對方式。所謂應對方式,是指個體在壓力情景中、為了減輕壓力而採取的策略或行為。青少年自殘行為確實是一種不健康的應對方式,但身體上的痛苦換來的是鎮定、滿足,以及隨之減少的焦慮、羞恥等負面情緒。
之所以會有人持續性自殘,是因為自殘自傷行為帶來的快感和滿足感是短暫的,一旦負面情緒再次湧上,他們便不得不再次實施自殘行為,來獲得情感上的安慰和滿足。
如果您的孩子被發現有自殘自傷行為,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去應對和幫助他們呢?
表示理解並給予情感上的陪伴發現孩子自殘時,千萬不要大聲苛責甚至動手。越是暴力的應對方式,越容易激起孩子情緒上的憤怒,從而導致產生更多的自殘行為。雖說青春期的孩子叛逆難以管教,但很多問題行為都與孩子的成長環境及經歷有關。如果這時候還是一味地打罵,孩子對自己的過激行為只會更加地心安理得。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是理解和陪伴,他們不想要“高高在上”的父母,他們需要的是能溝通並理解他們的“朋友”。父母要做的,就是等待正確的時刻,在孩子沮喪、難過的時候陪在孩子身邊,告訴孩子“爸爸媽媽能理解你,但也不希望你傷害自己,但無論如何爸爸媽媽都會在你身邊陪你一起解決問題”。
請再耐心一點,聽聽他們的想法習慣了家長的角色,很多父母在和孩子溝通時,只關注於傳達自己的觀點,卻忘了聽孩子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雖然彼此間的想法可能有很大的差異,但如果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傾聽和尊重了,那家長的觀點孩子是不是就更容易且願意去接受呢?
成人處理問題都需要時間,更何況是孩子。家長迫切想要孩子從自殘中走出來是可以理解的,但孩子又何嘗不是呢?如果有更好的辦法,他們也不會傷害自己吧。所以還請父母再耐心一點,即使事情沒有朝著預期那樣發展,也不要對孩子失去信心。
圖片源自網路
和孩子一起尋求專業的幫助作為父母,最擔心的可能是孩子自殘的行為最終會導致自殺。研究表明,有過自殘行為的人,確實會有更高的自殺觀念和自殺企圖的風險,而且自殘行為發生後的六個月是個關鍵期,因為在這六個月內自殺的風險最高。
很多時候家長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遇到這種問題更是。但只要父母不放棄,孩子就有很大的希望從痛苦和陰影中走出來。所以,如果家長髮現孩子正在經歷痛苦,請一定給予情感上的支援,並尋求專業的幫助來幫孩子度過這一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