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意義
教育的意義,往大說是教孩子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往小說,是希望他們有過好他們自己人生的能力。
家庭和社會其實就是一大一小兩種版本而已。兩者都是由人組成,由關係組成,每種關係都涉及決策、權威的使用,以及尋求共同目標的過程。
所以,每個家庭都應該教給個體一些如何應對外部世界的方式,即與外界建立融洽的人際關係的方法,包括與他人相處,應對世界上不公平和醜陋的事情,以及如何將自己與他人聯絡起來。
1 自主決策在人際關係中,如果我們能既考慮自己,同時又顧及他人和情境,那麼大家都會比較舒服。這就是和諧的人際關係,和諧的人際關係離不開自主決策。
一個好的決策者能夠坦然面對選擇的後果,不怨天尤人、推卸責任,他會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管理好自己的內在,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下次做出更好的選擇。
身教勝於言傳,父母想要孩子成為一個好的決策者,自己首先就要做個好的決策者。夫妻之間、或者其他成人之間,日常言行裡就要有這種高度負責的精神和狀態,遵循自己的內心做決定,兼顧他人和情境,自行承擔相應後果。
鼓勵和允許孩子自主決策。如果孩子有很多機會自己去解決問題,又能得到父母的理解、信任和支援,他就會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有能力。因此父母不要認為孩子還小,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要信任他,放心大膽地給他鍛鍊的機會,並在這個過程中支援他,這樣孩子就會帶給父母越來越多的驚喜。
2 非暴力溝通人與人之間產生關係離不開溝通,有效溝通也是擁有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技能。溝通最根本的要素是雙方的地位,也就是我們怎樣看待兩個人的關係。對關係的認識不同,溝通方式和效果就截然不同。
如果你覺得與對方是有等級區別的,比如上下級、權威對普通個體等,有這些利益層面在內的,那麼溝通勢必不會平等。這是因為優勢地位常常伴隨著資源利益,劣勢常常伴隨著無能為力、委曲求全。
真正有效的溝通是基於成長模式的,具體而言就是平等地對待彼此。在人性層面,尊重彼此的差異,求同存異,擁有表達的自由,真誠一致。
地位和角色人們經常會混淆,尤其是家長,以為父母的角色就比孩子高。長期在這種思想的薰陶下,孩子走入社會,也會自然覺得上司比自己地位高,導致與上司產生家長式溝通——敢怒不敢言,凡事看臉色。
還有一個常常困擾我們的問題,那就是溝透過程中可能產生誤解。人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從接受資訊開始,各自經過內部加工,然後做出迴應。這個過程中的一些重要影響因素被稱為互動要素。
一個人的自尊狀態越高,內心越一致,互動因素就越能保持不變,在互動過程中就越少被扭曲、溝通就越為舒暢;相反,若一個人有很多規則和界限,且存在很多過去經歷的負面影響,互動要素就容易被這些負面影響扭曲,溝通訊息就容易變味,就容易產生誤會,繼而人際關係出現問題。
與孩子溝通時,首先要學會觀察,因為孩子的語言技能正在形成過程中,現有的語言技能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感受。然後才是感受孩子的感受,這是共情,也是理解孩子的表現。父母的努力孩子能感受到,這種互動也會幫助彼此更加了解和聯結。如果可以的話,直接詢問孩子或表達自己的需要和請求。
總之父母要想和孩子實現真正有效地溝通,要注意自己解讀的意思是否符合孩子的真實意圖,避免因評價產生“對感受的感受”,在表達時澄清自己的真實意圖,而不是讓孩子去猜測。做到這些,父母就會發現與孩子越來越容易溝通,彼此更坦誠、更親近,孩子也會越來越自信、放鬆,能夠更順暢地與別人進行溝通。
3 社會教育家庭和學校是孩子練習從社會獲得歸屬感的最佳場所。我們經常看到,現實生活中過得開心的人都有著積極開放的心態,即使環境並非盡如人意,他們依然能夠接納並享受。
如果孩子能從家庭就獲得歸屬感,那他就有機會發展出從環境中獲得滋養、以及無論什麼環境都能讓自己快樂的能力。這會幫助孩子成長為一個擁有社會屬性、身心健康的成人。
當然,家庭和學校不可能事事盡善盡美,如何看待這些,對孩子影響頗大。對環境的不足部分,父母應當抱有接納的態度,同時努力去改善。比如可以跟老師反映,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來改善現有狀態。而不是在孩子面前抱怨,即使效果不太理想,至少努力爭取過,不遺憾。
父母為自己的期待負責,處理未滿足的期待,分清哪些是別人的事,哪些是自己的事,就是給孩子做的最好的示範。
當然,如果孩子出於某些原因,確實不喜歡學校或者某個老師之類的,父母不要強迫引導孩子必須積極看待。
接納孩子的情緒,找到原因,能改善孩子自然能接受;若不能改善,也不能勉強孩子,應該共同協商,尋求更多的途徑處理事情本身。
家長還可以透過豐富孩子的課外生活,增加生活體驗,比如外出參加親子活動、參加公益活動,還有一些友誼性的比賽等。當孩子在自主決策、與人溝通、與人交往過程中產生問題或困難時,認真進行分析,挖掘孩子行為背後更深層次的影響因素,找到真正的原因。
總之父母需要以身作則,建立與他人良性互動的人際關係,用樂觀的態度看待社會環境,才能讓孩子受到正面影響,從中學習到有用的社交技巧。
後記父母是孩子的老師,無論現在你是否有孩子,或者擁有什麼樣的孩子,請一定相信,孩子都是好孩子。只要我們心懷愛和耐心,就可以透過一定的方法,幫助孩子,摒棄他人的期待,甩掉自以為是的觀點,去除感受的感受,最終讓孩子成長為完整而富有靈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