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破敗,孩子受創
在那些父母離異的家庭,心靈受到最大創傷的是孩子。
離異的雙方,把離開對方看成是精神的解放、苦難的解脫,因他們可以承受離婚的心理壓力。
同時,成年人畢竟已經有了生活經驗和獨立的意志,他們可以很容易適應分開後的生活。
但是,他們不能認真體會一下孩子心靈的創傷和精神的苦痛呢?
孩子面對父母離異的嚴酷現實,一方面要經受生活上的變故,另一方面還要面對同學和他人的議論,這就使孩子陷入了孤獨和恐慌的人生境遇中。
****
玲玲是個很懂事的小女孩兒。可她的父母經常吵鬧打。
事後,媽媽總是對玲玲說:“你爸爸不是個好東西,等你長大了,咱娘倆一起過,不要他了。”
玲玲聽完這話,總是對媽媽說:“你們別吵了,我要媽媽,也要爸爸。
孩子更懼怕孤獨,父母離異,對於任何孩子來說,都是一場“劫難”。
家庭分散,孩子感到難言的驚恐和孤獨,就像一隻小船,在無邊的激流中沉浮。
當然,並不是說父母離異的家庭,孩子就一定站不起來。但那要經歷多麼苦痛的精神磨難啊!
****
一天,小娟的父母又為一件小事吵了起來。母親說:“你別想限制我,現在的女人都有自由,我也一樣!“父親挖苦道:
“你想要啥自由?想要自由就離開這個家!”母親急了,厲聲叫道:“我早晚有一天要離開你,你等著!
小娟害怕了,小聲問媽媽:“你為啥要離開爸爸?”媽媽沒好氣地說:“這不關你的事,少插嘴!”
父母的事情,怎麼會與孩子無關暱?
父母離異使親情淡化
無論是多麼堅強的女性,在與丈夫離異後,也會備感精神的煎熬,性也多多少少趨向冷漠和孤獨。
這種情緒,會使其與孩子感情淡化,並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對孩子造成終身傷害。
****
張霞和丈夫離婚後,帶著6歲的女兒一起生活。
孩子有時問媽媽:“爸爸在哪兒?我想他。”媽媽回答道:“管他是死是活,只要咱倆的日子過得好,我就心滿意足了。
#育兒經#
#聰明孩子養成記#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