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對於新手媽媽來說,最怕的就是孩子高燒,因為害怕高燒會燒壞腦子或者孩子驚厥。而自己有沒經驗,不知該怎麼辦?
而且看著寶寶生病遭罪,媽媽是有心疼有自責,真想替寶寶生病。尤其是去兒科醫院排隊看病,排隊就能排到你崩潰,再加上寶寶難受,自己內心本來就比較焦急。為什麼兒科醫院不多安排點醫生看病?
案例:
孩子午休起來後,小靜就感覺孩子有點沒精神,臉紅撲撲的,身上感覺也特別燙,小靜立馬給孩子拿溫度計量體溫,一量下了小靜一跳,孩子高燒38度5,小靜立馬給孩子貼上退燒貼,並叫老公開車帶孩子去醫院。
等到醫院掛號排隊時,小靜發現自己排到400多號,看著醫院滿滿的人,再看看自己的號碼,小靜內心又是焦急又是害怕。
左等右等離自己的號碼還差很遠,看著兒子紅撲撲的臉蛋,小靜慌了,立馬抱著孩子到醫生跟前,求醫生先給孩子看看。誰想醫生頭都沒抬,看了一下叫號單,說:先排隊,還沒有到你。小靜央求說:孩子高燒不退,你先通融通融,給孩子看一下。
醫生直接拒絕到:這麼多家長都在等,他們的孩子也需要看病,難道就給你開後門?你這樣鬧下去,耽誤了別人也耽誤自己。那麼多家長都來找我先給他們看,那醫院的叫號還有什麼意義?
小靜哭到:我知道大家都在等,但是孩子高燒不等人啊?醫生怕在這樣下去,更耽誤時間,別人也看不了病。就讓護士先給孩子量了體溫,拿了退燒藥,再繼續排隊等待。
像小靜這樣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尤其是孩子生病,大人就變得害怕。脾氣就變得焦急暴躁,所以就會出現上面類似的情況。
為什麼現在的醫院兒科醫生這麼少?一:薪資低,壓力大
兒科醫生的收入沒有其他科室的收入高,但是工作量確實其他科室的好幾倍。所以,導致許多大學生畢業後,不願意選擇乾兒科醫生。
而且小孩子本身抵抗力,免疫力就低,病情比較容易發覆。而家長面對孩子生病,就會變得比較焦急。脾氣就特別大,有時自己本來看病就很累,還要安撫那些不講道理的家長。
二:兒科比較心累
兒科看病的大多數都是小孩子居多,每天讓你面對一群孩子,不停地在你身邊哭,你還要哄,安撫,讓孩子配合自己。可想自己的內心是有多累。
有時父母看孩子,孩子不停地哭鬧,父母都會受不了。更別說兒科醫生了。
而且有時醫生或者護士給孩子打針,孩子哭了,第一句話就是爸爸給你打他,雖說是哄孩子的話,但是人家醫護人員肯定也不舒服,偶爾一次還行,如果大家都這麼說,人家心裡也不好受。
寄語:
醫生是天使,就像今年疫情,他們首先衝到前面,保護著我們。所以對待醫生,我們首先應該做到的就是尊重。孩子生病,當父母的肯定著急,但是我們不能把我們的情緒發洩在醫護人員的身上。我們可以冷靜的和醫生進行溝通,而不是把自己焦急暴躁的情緒發洩在被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