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明確表達自己的立場和期望

提起懲罰孩子,很多家長都覺得委屈:“我也不想懲罰孩子,懲罰孩子也不是我的目的,我之所以懲罰他,是為了教育他,解決問題才是最根本的。”告訴你,這種出發點是完全正確的,但是,你的過程出錯了。

我們來假設這樣一個場景:你發現沙發上有一堆橘子皮,於是你問:這是誰幹的?這時候孩子的第一反應就是:不是我!他們會拒不承認是自己的問題,然後找各種藉口,比如“我找不到垃圾桶”“我沒看見,是小狗乾的”或者“爸爸也吃了橘子”等等。這會讓你惱火,覺得孩子不肯承認錯誤,甚至撒謊,這還得了?於是你開始想:我一定要懲罰這個壞孩子。到這一步,你的目的就徹底跑偏了。

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當孩子拒不承認的時候,你要告訴孩子:我對誰幹的這個問題並不感興趣,這件事情已經發生了,我想知道現在應該怎麼補救。當孩子發現自己不會受到指責和懲罰時,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承擔責任上,而不是到處找藉口和理由去推脫責任和撒謊了。

除了明確地表達自己的立場以外,還可以讓孩子體驗不當行為所帶來的自然後果。什麼是自然後果呢?就是指自然而然發生的事兒,比如到點兒了不吃飯就會餓肚子,下雨不打傘會被淋感冒等等,都屬於自然後果。只有讓孩子體驗到不當行為所帶來的自然後果,他們才會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下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比方說,孩子玩滑板不戴護具,結果摔破了膝蓋,哭著來找你,你可以果斷地說:不戴護具,疼的是你自己,媽媽沒法替你承擔,所以也不需要告訴我。透過明確地表達立場,讓孩子承擔自然後果的方式,能夠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這樣的效果比懲罰孩子要管用得多。

4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男孩兒人生的第一個榜樣就是父親!當你有個不靠譜的老公,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