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出處 | 畫啦啦少兒美術 (ID:hualala61)作者 | 媽隊

當每個孩子被唯一的珍視時,他們就會變得堅強。

上週末傍晚,我下樓散步時,碰巧看到了鄰居梅的大兒子傑仔。

小傢伙一個人低著頭,坐在花圃旁的石凳上,悶悶不樂。

“傑仔,你怎麼自己在這裡呀?爸爸媽媽呢?”

“他們……他們好像不要我了。自打弟弟出生後,每晚都能跟爸爸媽媽睡,我就得一個人睡。既然他們那麼喜歡弟弟,當初為什麼還生下我呢?

說著說著,小傢伙止不住掩面啜泣起來,看得我好心疼。

這幾年,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類似這樣的二胎矛盾其實不在少數:

哥哥弟弟玩猜拳,哥哥贏了,正想拿起玩具時被爸爸一把奪走給了弟弟,哥哥委屈到抓狂大哭;12歲女童怪父母太偏心其他3個小孩,撕破戶口本後離家出走;杭州14歲小女孩,因奶奶只給弟弟做蛋花湯不給自己做,吞下30顆鎮靜類藥物自殺;

看到這裡,我不禁思考:家長的偏袒,真的會傷透孩子的心,導致本應血濃於水的親情,變得如此支離破碎嗎?

1‍‍‍‍‍‍‍‍‍‍‍‍‍‍‍‍‍‍‍‍‍‍‍‍‍‍‍‍‍‍‍‍‍‍‍

“偏心”是二胎家庭的常態

掙不脫也逃不掉

其實,很多父母深知偏心是不好的,也不斷告誡自己:手心手背都是肉。

但捫心自問,又有多少父母能真正做到絕對的公平呢?

根據調查研究顯示,75%的母親承認自己和某一個孩子更親近,也就是說,絕大多數多子女家庭,都存在偏心的現象。

一來,是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有限,為了照顧較為弱勢的二寶,必然會不知不覺忽視了大寶。

二來,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我們本能地希望大寶能體諒父母的不易,會“大的讓小的”。

正因為父母的這種偏袒,在不知不覺中傷到了大寶,才會導致他們開始做出反常行為。

大S曾在綜藝裡自爆,兒子出生後成了全家的焦點,女兒感覺嫉妒就會主動攻擊弟弟,經常故意拿東西在弟弟的頭邊揮,看有沒有機會打他。

到底為什麼,過去童真善良的孩子,如今會變得如此野蠻無理?

美國兒科教授佈雷澤爾頓,就給出了一個專業的解釋:

「二孩關係中,競爭、衝突與溫情是並存的。

每一個哥哥/姐姐,當知道家裡將要再來一個小生命時,他們就會自動產生一種強烈抗拒:這個小生命會偷掉父母的愛,他/她是“第三者”。

以前,大寶作為家中的“獨寵”,享受著全家人的疼愛;

現在,他們不得不迎來一個“不速之客”,並與之共享所有的一切。

這種巨大的落差感,會刺激大寶去反抗,想方設法去奪回父母的關愛。所以,在二胎乃至多胎家庭中,大寶的吃醋和不懂事,其實是情有可原的。

然而不幸的是,很多父母對此卻渾然不知,他們只是一味責怪大寶自私、不懂事。

殊不知,當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恰恰是他們最需要被愛的時候。

因為,在孩子眼中,失去了父母的愛,就等同於失去了全世界!

2

我們總在無意間

忽視了另一個孩子

也許,有些父母會認為,孩子還小,等長大後就會理解父母的苦楚和不易。

然而事實卻給了無數人,一記響亮的耳光。

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父母可以偏心到什麼程度,心理傷害多大?」。

有網友說,從小到大,她都活在弟弟的影子底下,弟弟吃膩的雪糕,她才能舔兩口;弟弟啃不完的桃子,她才能嘗兩口。

她的人生根本不屬於自己,而是完全圍繞著弟弟而活。

有網友說,作為家中的長女,從小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是姐姐,要讓著弟弟妹妹。”

所以,她心愛的裙子被妹妹搶了,只能偷偷躲到田裡哭,她被弟弟絆倒摔傷了,還得強忍著劇痛幹家務。

直到填報高考志願時,為了讓弟弟復讀,家人逼她放棄大學夢,她再也忍不了崩潰大哭,卻遭來父母的無情質問:“你都這麼大個人了,還跟弟弟爭什麼!”

“你是大的,就該讓著小的”,這句話聽起來合情合理,實則是道德綁架。

對於每一個老大來說,曾經是父母的唯一,獨享全部的愛,現在從100%到50%甚至是更少,何嘗不是一種剝奪和失去?

現如今,我們還逼他們無條件地退讓,這對於孩子而言,真的不會太過殘忍嗎?

正如傅首爾曾公開抨擊的:

當孩子不想分享的時候,我們不要覺得他自私。當孩子手裡有一百顆糖時,他怎麼會介意分享?當他手裡只有兩顆糖時,你又憑什麼要求他大方!

3‍‍‍‍‍‍‍‍‍‍‍‍‍‍‍‍‍‍‍‍‍‍‍‍‍‍‍‍‍‍‍‍‍‍‍

從小不被偏愛的孩子

更容易傷害自己

湖北武漢,一位6歲女童突然視力驟降,看不清東西,走路總是摔跤。

透過視力表檢測,女童的視力僅有0.15,相當於普通人5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可在後續檢查中,孩子的眼睛沒任何毛病。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問題出在父母身上。

自從媽媽生了二胎後,全家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弟弟身上,於是女童藉口說看不清東西,走路故意摔跤,以此獲得父母更多的關注與疼愛。

被冷落的孩子,很容易感到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好,才會得不到愛。

當他們偶然發現,自己生病受傷,便能獲得父母的關心時,會像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般,拼勁全力,不惜傷害自己去挽留。

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很多人年幼時得不到應有的愛,長大後但凡有人對自己好一點,就會飛蛾撲火,即便遍體鱗傷,也好過一個人。

不曾被深愛的人,反而更難過好一生。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的:“一個人的存在感,來自於他的感受被另一個人看到。”

那些不被父母偏愛的孩子,會永遠活在不安和卑微當中,縱使今後擁有再多的愛,心裡仍然會有個地方,缺了一塊。

那,就是不被父母寵愛的遺憾。

4‍‍‍‍‍‍‍‍‍‍‍‍‍‍‍‍‍‍‍‍‍‍‍‍‍‍‍‍‍‍‍‍‍‍‍

父母的偏愛

為家庭關係埋下隱患

記得前兩年,發生過這麼一件駭人聽聞的事件。

14歲女孩小郭,凌晨3時許提刀追砍11歲弟弟,又將弟弟從大橋上扔下河,確認死亡後就地掩埋。

回到家,小郭擦拭掉現場的血跡,偽裝成弟弟去上學的假象,自己則像往常一樣平靜地睡覺、上學、吃飯……

你敢相信,這居然是個未成年的孩子所下的毒手嗎?

事後面對庭審時,小郭沒有一絲恐慌,語氣平緩且清晰地回答了所有問題。

▲庭審現場

原來,父母總是處處偏心弟弟,她早已心生怨氣。

案發前,小郭對父母只給弟弟買手機,而她和妹妹沒有手機一事很有意見,只好找同學藉手機玩,不料被醒來的弟弟發現。她怕弟弟向父母告狀,便起了殺心。

或許,你們會譴責女孩不就是一部手機嗎,至於骨肉相殘嗎?

可實際上,孩子爭的根本不是一部手機,而是父母的態度。

因為父母多年來的偏袒,分明在告訴女孩:不管你願不願意,我只要弟弟開心。

長期以往,被傷透的孩子更容易走向極端,會在心底悄悄埋下仇恨的種子。

這不禁讓我想起,當初小寶剛降生時,全家老小都圍著他轉,女兒被忽視後,原本性格恬靜的她變得暴躁、易怒,常常搗蛋想欺負弟弟。

後來有天女兒被我責罵後,才哭著質問我:“如果沒有了弟弟,你們是不是就會像以前那樣疼我了……”

那一刻,我終於明白:原來曾經乖巧的女兒會變成現在這副模樣,罪魁禍首不是別人,正是作為家長的我們!

5‍‍‍‍‍‍‍‍‍‍‍‍‍‍‍‍‍‍‍‍‍‍‍‍‍‍‍‍‍‍‍‍‍‍‍

心理學博士海姆·吉諾特說:

「年紀大一點的孩子比起年紀小一點的孩子,應該有多一些零花錢,睡覺時間可以晚一點,有更多自由,可以出去和朋友一起玩。

這些權利要公開給予孩子,這樣所有孩子都會渴望長大。」

誠然,二胎家庭想要真的做到端平一碗水,很難也沒有必要。

其實對孩子來說,真正的公平,並非是買一樣的玩具,吃一樣的東西,而是始終感到同樣被愛。

孫儷在懷小花妹妹時,就常讓兒子等等摸她的肚子,感受胎動。妹妹出生以後,也會鼓勵哥哥給妹妹餵奶、吹頭髮……讓老大自然而然接受新生命的到來。

慢慢地,不僅兩個孩子能培養感情,而且老大並不會因為老二的到來,而失去父母應有的關愛。

同樣地,吳尊對待二胎的育兒觀也值得我們學習。

在面對兩個孩子出現爭執時,吳尊從來不會對女兒說“你是姐姐,你要讓著弟弟”,而是做一個公正的裁判者,透過“剪刀石頭布”等小遊戲,讓兩個孩子公平競爭。

父母真正該有的偏心,不是厚此薄彼,偏好一方,而是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弟弟活潑愛運動,姐姐文靜好看書;

週六陪妹妹逛街買新裙子,週日陪哥哥去看動漫展;

我愛大寶也愛小寶,你們都是爸爸媽媽的寶貝,是無可取代的唯一!

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光芒,都值得被看見。

記住,愛能產生嫉妒,也能消除嫉妒,這其中的決定權,就掌握在你我的手中了。

4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懷孕3個月,我的好物清單(孕吐、營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