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不想去上學。”
當許萍叫兒子偉豪上學的時候,兒子賴在床上對媽媽說。
“什麼?不想去去上學?不行,趕快起來,時間來不及了。”許萍連哄帶勸加斥責,把兒子叫起來床,騎上小電電送到學校門口。
許萍也經常困惑,偉豪原來挺愛學新東西的,對啥事物都感到好奇,也挺喜歡和她聊天,喜歡去上學的。
可是現在,放學後的交流基本上是靠自己在吼,兒子也越來越不喜歡上學。
這是怎麼了?
交流是雙向的
有時,父母只是努力地去教育,扼殺和孩子交流,把雙向的交流變成單方便的說教或質問,往往在不知不覺中打消了好奇心。
為了挑戰一個孩子,他們可能會用另一個問題來回答問題。一個孩子可能會問:“為什麼雞晚上要回窩?”大人可能說:“你覺得他們為什麼要回窩?”
你覺得你這樣問,孩子還想繼續和你交流嗎?
喜歡交談的家長會回答說,“因為我不想讓土狼吃雞。”
這不僅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它也打開了一系列關於郊狼的可能的問題。
當成人和兒童擴大和深化他們的交流時,每個人都受益。你還可以問一個你真正感興趣的問題:“我想知道是否有更好的方法來保證雞的安全?”或者"我不明白為什麼他們在晚上而不是白天殺小雞"。
現在你應該明白了,如果你只是單向的交流,孩子的好奇心會很快消失,不想和你聊天了。
孩子們為什麼我不喜歡 上學
父母顯然可以在家裡珍惜和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但他們也應該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經歷。
隨著年齡的增長,一般人的好奇心不可避免地會減弱。隨著我們的發展,對於各種資訊來說,減少貪婪是可以適應的。但是孩子們一上學,好奇心就不必要地下降了。
研究表明,即使是那些在家裡繼續問很多問題的孩子,在學校也很少問。孩子越不好奇,他們就越傾向於勸阻或鼓勵成年人的暗示。
其實,孩子雖然有好奇心,但是他們的好奇心是很脆弱的。在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威林厄姆的著作《Why Don't Students Like School: A Cognitive Scientist Answers Questions About How the Mind Works and What It Means for the Classroom》(中文譯名《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一書裡,威林厄姆指出,我們對問題好奇,並喜歡花費腦力去研究這些問題,是因為解決問題的過程可以產生愉悅感,給了我們提供成功的機會。
但是,這些問題要不太難,也不能太容易。太難不會成功的,太容易無法體驗解決問題的愉悅感。
而且,不是所有的問題孩子們都會感興趣,喜歡填字遊戲的孩子不一定喜歡數學,喜歡音樂的孩子不一定喜歡物理。
而學校的重點是傳播規定的知識,他們常用“灌輸知識”的方法常常使兒童不去探究。這些知識常常是標準而無差別的,它們可不管孩子們太容易還是太難,喜歡還是不喜歡。
即使當老師問問題或鼓勵和回答問題時,孩子們在學校裡也很少有機會對他們真正想要理解的事物進行深入的、未知的、持續的探究。
於是,孩子們也學會了死記硬背,因為人的大腦傾向於記憶而不是通過思考指揮行動,大腦的天性畢竟是懶惰的,孩子們也會偷懶的。
如果要繼續保持孩子們的好奇心茁壯成長,老師們和家長們就應該鼓勵他們在課堂上和家裡進行持續的探索。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