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寶寶出生後,身體各方面還處於發育階段,為了能夠檢測其發育狀況,家長需要定期帶他們去做檢查。然而現在有些醫院出於盈利的目的,會增加一些沒有必要的檢查,浪費時間浪費金錢,家長在帶他們做檢查的時候需要正確分辨。

文中圖片均源網路,圖文無關

在孩子的發育過程中,身高、體重、智力等的發育一直以來都是備受家長重視的,然而還有一項比較重要的檢查,卻常常被家長忽視,那就是牙齒。

根據牙科學會建議:寶寶一歲前,需要進行一次牙科檢查,最好的實際就是在寶寶6個月之後。

因為通常在6個月左右,孩子就會開始長牙,根據規律來看:6~12個月會出現上頜和下頜的中切牙;9~13個月則會逐漸出現側切牙;6~12個月逐步出現犬牙,在兩歲左右乳牙全部長全。

在開始長牙之後帶寶寶檢查一下牙齒能夠更好的瞭解其生長狀況,在醫生的指導下也能更好的幫助其發育,避免一些常見的牙齒問題。

①齲齒

近些年,兒童出現齲齒問題的情況逐漸上升,2歲兒童出現的機率在35%,5歲則在70%。

出現這種情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口腔護理不到位,家長意識不強。想要正確預防需要多喝水,減少甜食的攝入,堅持餐後漱口刷牙,做好口腔清潔。

②乳牙滯留/提前脫落

我們都知道在乳牙長齊之後,會進行一次更換,由恆牙來代替,而這個時候也就最終成型。但是有時候在換牙期,乳牙出現滯留的問題,就會導致恆牙在生長的時候沒有獲得足夠的空間,導致牙齒不整齊。

當然乳牙提前脫落同樣會帶來牙齒不整齊的問題,因為脫落過早會導致恆牙佔據其他恆牙的位置,這兩種情況都需要透過矯正的方式來進行改善。

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門牙在左右堆成萌出的過程中沒有緊緊挨在一起,會存在一部分間隙,本來其他牙齒長出之後會縮小甚至消失。

但是在三歲以後,頜骨會快速發育,其間縫隙也會增大。所以在他們兩歲之後可以選擇一些堅硬的食物,咀嚼的過程中能夠幫助頜骨的發育,能夠為恆牙提供剛好的生長條件。

事實上牙齒的發育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遠不止於此,對於缺乏專業知識的家長們而言,很難採取正確的措施。

所以在他們牙齒開始發育的時候進行一次檢查是很有必要的,一來是對其發展狀況進行掌握,同時醫生也會將可能遇到的一些狀況提前告知家長,讓其做好應對之策,能夠很大程度上避免對孩子造成傷害。

我們都知道牙齒對人的顏值也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一口好牙也會成為加分項。想要牙齒更好,除了需要注意其生長髮育,一些不好的習慣也會對其造成不利影響,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格外注意這幾點——▼避免用嘴呼吸

很多孩子睡覺會出現這種情況,在這種狀態下,氣流會從口腔透過,上顎會受到壓力不能向下發育,出現隆起的情況,從俄日導致上牙弓的左右兩側也回逐漸變窄,導致門牙不僅會學會按傾斜,還容易出現錯亂,所以家長需要格外注意這一點。

▼糾正不良習慣

寶寶小的時候總是會存在吐舌頭或者咬舌頭、咬手指、舔牙齒等等不良的行為,看似只是一些無傷大雅的行為,但是卻會造成牙齒變形。

▼注意保護牙齒

一是要保護好6歲左右的長出的第一顆恆磨牙,整個牙齒的定位與定高基本上由它決定,並且還會影響頜骨和麵部發育,需要格外注意。

二是是應該做好安全防範,防止出現意外導致牙齒出現缺失

7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別再把你的惡手伸向你的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