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與孩子之間怎樣拉開距離?

知乎網友@康少媽愛康少講了一個生動的例子,一目瞭然,一比高下。

一個小男孩坐公交車,被快速路旁邊一個特別高大的煙囪吸引,他驚奇地問媽媽,那是什麼?

媽媽低頭在刷手機,沒理會,於是孩子拽著媽媽繼續追問。

“吵什麼!一個破煙囪,嚷什麼!”媽媽不耐煩地訓斥孩子,於是孩子禁了聲。

另一個小男孩,也坐一樣的公交車,見到了一樣的煙囪,他也驚奇地問媽媽:那是什麼?

媽媽順著孩子手指的方向望去,然後反問:“寶貝,你說那是什麼?”

“那個高高的,冒煙的傢伙,是火山嗎?”孩子歪著腦袋想。

只坐了一趟公交車,兩個家長對同一件事的處理方式卻大相徑庭。不難想象,這種差距如若日積月累,不知會拉開多少距離?

孩子初生的時候,都是一樣的白紙;作為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任畫師,是父母幫孩子塗上人生底色,最終形成一幅幅千差萬別的畫作。

加里·勒說:“如果你不斷重複正確的行為,成功就不再只是一種狀態,而是你自己創造的一種習慣。”

事實上,拉開孩子之間距離的,不是智商,而是從小養成的習慣。

01

“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實於我的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多麼相像。”

《媽媽的勇氣》一書中,作者劉紅燕說:

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一切好習慣的開端。孩子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有自律的學習習慣;而生活自理能力,則是學習自理能力的基礎。

劉紅燕有這樣深切的體悟,源自她在養育兩個孩子時用了不一樣的養育方式。就拿生活中最常見的“餵飯難”,真的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家長有問題。

劉紅燕大兒子多多,從小體弱多病,胃口也差,吃飯難, 老人總擔心孩子吃不飽,為此使出各種招數:一到餵飯時間就送上各種玩具;端著飯碗滿地追著喂;孩子正餐不好好吃,就趕緊送上各種零食……可以說,生活裡家長們有多狼狽,劉紅燕都一一經歷過。

終於有一天,劉紅燕決定改變,趁著兩個老人雙雙不在家,她開始給孩子做規矩。她把兒子固定在座位上開始餵飯,孩子哭鬧著不配合。但這一次,做媽的鐵下心腸,軟硬兼施。過了飯點,立馬收掉碗筷,任誰來說情也不容情。

如是歷經幾次餓肚子,孩子便開始學乖,一到吃飯點,就會乖乖爬上桌,再不用滿地追著喂。

有了大兒子的“餵飯”經驗,小兒子出生後,劉紅燕再也沒有經歷過“餵飯難”。相反,小兒子簡直就是一個“天使寶寶”,不僅吃飯讓人省心,睡覺也有規律,並且身體素質也棒棒噠。

劉紅燕說:“餵飯”是父母幫助孩子養成生活好習慣的開端,當父母幫助孩子制定飲食規則,在執行的過程中,孩子會漸漸明白“規矩”的定義,清楚“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

後來,劉紅燕的大兒子多多,養成了超強的自律和自理能力,成為別人眼裡“不用家長管”的優秀學霸,成功被劍橋大學錄取。

多多的回答簡單卻發人省醒:好習慣。父母用自己的好習慣,培養了他良好的習慣。

一個優秀的孩子,是優質家庭教育的結果,他的背後,也一定站著一個優秀的家長。

中國老話說:“玉不琢不成器”。可再好的美玉也得遇上好的雕刻師,才能成為稀世珍品。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成器,而是家長需要首先要考慮:我們自己,是不是手握雕琢的利器?

家長做好了,孩子才有參照。

02

父母不破壞,孩子才有好習慣

當孩子進入學齡期,是否擁有良好的專注力,成為孩子與孩子之間又一次較勁。專注力是一種習慣,抓得越早,效果越好。

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心理與腦科學教授 Chen Yu 做的研究卻告訴我們:

專注力,不是培養出來的,而是保護出來的。並且,孩子專注的時長與家長陪伴時的表現大有關係。

實驗一開始,孩子沉浸在獨自玩玩具的樂趣中,非常專注。隨後家長參與互動,但效果相反,孩子眼神開始縹緲,不僅沒有專注在家長的示範動作上,而且再沒有心思專注在原來玩的玩具上。

專注是一種持續的認知活動,家長的每一次打斷,都會讓孩子玩玩具的專注過程被迫中斷。而注意力的分配又有“限額”,孩子在關注一件事的時候,很難再去關注另一件事。

也許有家長會疑惑:孩子玩耍中,難道不需要家長任何陪伴?

不然,實驗另有發現。

當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如果讓孩子站在主導地位,進行自主探索,家長只做觀察和引導,反而會有效促進孩子的專注力。

這個過程中,孩子或許會四處張望,只要家長不作任何提示,直等到他們對玩具產生興趣後才慢慢參與,再和孩子一起去探索。這樣做法,不僅會維持孩子的專注力,還會拉回孩子中途轉移的注意力。

一個人能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專心做一件事是一種幸福,有時候,孩子比大人更希望享受獨立完成一件事的喜悅。

孩子的專注力與生俱來,父母不破壞,就是對孩子最好的培養。

愛默生說:力量的秘密在於專注。

當專注成為一種習慣,成功也便有期可待。放眼觀望身邊那些成功的優秀人士,你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擁有極致的專注力。

不隨意打攪孩子,不過渡關注孩子,家長才能幫助孩子激發出潛在的專注能力,成就一個優秀的孩子。

03

父母提升自己,才是最好的教育

竭盡自己所能,為孩子爭取最好的教育資源,恐怕是天下父母最無私的共同心願。

可當家長拼盡全力的時候,科研資料卻告訴我們:如果孩子擁有成長型思維,這一項優勢就可能消弭最富家庭與最窮家庭的背景差距。

斯坦福大學行為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歷經30多年研究發現:擁有成長型思維,對人生各方面的影響更有深度的決定力,他們更積極、更樂觀、更自信、更優秀!

而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是否具有成長型思維,則能夠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滋養孩子,成就孩子。

想起日本一對母子,他倆神奇的高考經歷,不得不令人歎服:什麼樣的父母,感召什麼樣的孩子!

十年前,這個日本孩子成為一名光榮的復讀生,不是馬失前蹄,而是一心想考東京大學。

考東京大學的難度堪比清華北大,復讀有多難,備考就有多苦,最難承受的還有心理壓力。

一開始,媽媽成為了兒子最好的後援團;可緊接著,媽媽又成為了兒子最得力的同行者。原來,在兒子復讀決心的感染下,喚醒了這位媽媽深藏心底的 “東大夢”。

事實行,在媽媽年輕的時候,她的意志比兒子還堅定,三次備考東大,只是結果比較遺憾,三次落榜,最後就讀了日本早稻田大學。

兒子的拼勁裡,卻原來藏著母親的血性。

當媽媽加入到備考東大行列,母子倆從此開啟打雞血一般的學習生活。最終,母親4戰東大,如願收穫錄取通知書;兒子抱憾,卻“重蹈老媽覆轍”,進了早稻田大學。

“總之就是我媽陪我復讀一年,把我練下去了,把她練上來,媽媽進了東大。”談起往事,兒子云淡風輕。

可他依然無比感激,在最難熬的復讀時光裡,是母親成為他最大的精神支柱,而上進努力的母親,也成為他心目中屹立不倒的女神:

50歲的媽媽都能堅持考上東京大學,未來我還有什麼不能透過努力去爭取?

雖然與東京大學失之交臂,但母親的人格魅力早已征服孩子,成為他人生中最堅定的導航照明。

什麼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古人許慎說: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

對於孩子最好的教育,永遠都是來自於父母不斷成長的樣子,因為家庭的這種優秀的氛圍,才是真正對孩子的耳濡目染。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做最好的自己。

我曾在家長會上看到一個家長問另一個家長代表:為什麼你這麼輕鬆就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這位家長笑笑,回答:很多人以為優秀的孩子不用管,但其實,在孩子變優秀之前,我不知道花了多少時間在他的教育上。因為養好了習慣,所以後面的事也就不太用操心了。

是啊,很多時候,當孩子出現問題,父母們常常揪著孩子的缺點埋怨,卻從來不去細想:到底是誰,養成了孩子不好的習慣?

想起一句話: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父母的習慣裡,藏著的孩子的未來;請從現在做好自己,一點也不晚。

7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煩丈夫,愛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