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掉孩子愛哭的毛病
想必很多家長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自己的孩子實在太愛哭了。起來看不到父母會哭,要上學了會哭,飯菜不和口味會哭。一遇到事情,那眼淚啊,是簌簌地往下流。不論你好說歹說,孩子就是哭個不停,讓家長十分頭痛。關於如何改掉孩子愛哭的毛病,湯姆大叔給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我們知道孩子為什麼哭?有些內容是不能對孩子妥協的;有時候孩子愛哭的毛病好不了其實和家長的溺愛有一定的關係。如果孩子發現只要哭就能得到安慰,犯的錯誤就能得到原諒,那孩子肯定會一直哭下去的。所以如果錯在孩子身上,即使孩子哭得很厲害,作為家長也不能慌亂甚至妥協。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先釋放一會情緒,等孩子哭得不是那麼厲害的時候,再來和孩子講道理,該懲罰的也得罰,不能搞特殊化。湯姆大叔認為,孩子其實很容易受環境的影響,如果孩子生活在哭泣不受到鼓勵的環境裡,孩子也不會經常哭泣。
其次,我們要鼓勵孩子,讓孩子在合理的時候,停止哭泣;雖說面對孩子的哭泣不能妥協,但如果孩子一點錯沒有,是受了委屈而哭,我們不妨讓孩子哭泣一會來釋放心中的難過,等孩子哭了一會後,可以這麼和孩子說:啊,還在哭呢,看來你受到了很大的委屈呢,都哭成一個小花貓了。來,我們勇敢點,做個堅強的孩子,吸氣,呼氣,不哭了,把你的委屈和我們講講,好不好?湯姆大叔認為,透過這樣的話語引導孩子把哭泣的原因說出來,再加以解決。當孩子得到了父母真誠的寬慰,知道自己沒做錯,可能會再哭一會兒,但這時的淚水將融化心裡的疙瘩,讓孩子堅強起來。
再者,我們應當對於我們的孩子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諷刺;愛哭的孩子不是能立刻轉變為堅強的孩子的。家長可以多對孩子進行一些鼓勵,比如說,不錯不錯,孩子你比以前哭的次數少多了,哭得沒以前那麼久了,有進步。給孩子講清楚愛哭的危害,比如會得“小腸氣”,要開刀動手術,這樣可以嚇得孩子減少哭的次數。當孩子哭的時候不要兇孩子,不要把自己的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不能說類似“你怎麼老是哭”的話。湯姆大叔認為,孩子哭泣的時候已經很難過了,我們要鼓勵孩子變得不那麼愛哭,而這需要一個過程。
改掉孩子愛哭的毛病不能對孩子妥協,需要鼓勵孩子停止哭泣,對孩子多表揚少批評。湯姆大叔建議家長記錄孩子的哭泣次數與時間,鼓勵孩子主動說出自己的不安或者不滿而不是透過哭泣的方式來釋放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