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對話1

“明明你今天到底要去哪玩?記得你前段時間說是要去一個遊樂場,到底叫什麼名字?媽媽昨天在手機上看到一個比較好玩的公園,你想不想去?”

“媽媽,我之前說的是水上樂園,但是你說公園比較好玩,有什麼專案呢?要不就按照你說的這樣做吧。”

“你喜歡去哪就去哪,為什麼要聽我的呢?”

“媽媽都說好玩呢?還是聽媽媽的,因為我也不知道水上樂園到底好不好玩,不知道如何選擇。”

對話2

“你這道題是不是有些不太對,明明是這樣算的,這個步驟可能錯誤了?”

“真的嗎?今天老師說是這樣算可以的,不過媽媽說這道題錯了,可能是我今天上課的時候沒有認真聽老師演算過程。”

說罷,孩子將自己所做的習題全部擦掉,按照媽媽我說的去做。

對話3

“媽媽,我想吃可樂雞翅,你能不能給我做嗎?”

“真的吃肯德基吃嗎?可是我覺得或許啤酒鴨更好吃一些,你要不要嘗試一下?”

“好吧,既然媽媽這樣說了,那我們就吃啤酒鴨吧,反正我也不知道到底應該如何去選擇。”

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之中,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呢?明明孩子已經有自己的建議,但是一旦聽到別人表達出來自己的想法,孩子就有可能一邊倒忽視掉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而選擇和別人想法一致。

在很多父母的想法之中,或許會認為孩子這樣的表現是缺乏主見,實際上這其中所暗含的問題,比我們所看到的還要多。

畢竟對於孩子來說,並不僅僅是沒有主見的問題,他們的立場並不堅定。

孩子在小的時候或許會因為習題,飲食,遊玩等問題,和別人保持一致。等到慢慢長大之後,孩子又如何去抉擇呢?

就像我們現在所瞭解到的選擇困難症,實際上也應該進行相應的糾正,畢竟我們並不能保證,孩子永遠都是錯的,他所遵從的,就是正確的。

記得我家孩子上四年級的時候,有一次他在寫數學題,當時我坐在旁邊看他的練習本寫著寫著,突然發現孩子的答案錯誤,隨即進行了糾正。

“這道題應該不是這樣算的吧,公式是不是用錯了?”

孩子嘴裡嘀咕著:“沒錯啊,老師上課就是這樣講的。”

但是在我的詢問之下,孩子還是用橡皮擦掉,用我所說的計算過程去計算,最後得出結果。等到第2天的時候,孩子回來就和我說:“媽媽昨天我的驗算過程是對的,但是聽了你的演算法,結果錯誤了。”

後來,我跟孩子道歉,雖然孩子並沒有責怪我,但是從這件事我卻發現了,孩子在和任何人相處的時候,只要別人對他提出質疑,他一定會將自己內心的想法全部摒棄掉,而願意去尊重別人,表現出來立場並不堅定的狀態。

孩子立場不堅定,這三大危害父母別忽視,提前瞭解提前糾正

有一部分父母或許在面對孩子這樣問題之時,會認為自家孩子瞭解的知識面比較少,總是會相信比他們年齡更大更有經驗的人,這也是比較正常的。

實際上正所謂三歲看了,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不注意,他們本身的形式方式,長大之後就有可能危害他們的性格特徵以及能力。

特別對於那些立場不堅定的小孩子來說,會產生以下影響。

1、過度地否定自己

在和別人相處的過程之中,為什麼孩子總是會被周圍人所說的話語以及行為影響呢?

實際上這就暗示,孩子內心深處並不認可自己的能力,對於自己沒有一個比較完整的把控,自然而然會選擇相信別人,忽視自己的決策。

長時間的否定,自然而然也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自卑,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優勢。

2、消極情緒蔓延

試想一下,在盲從之後我們走上了錯誤的邊緣,這也會讓孩子異常的痛苦。

他們有些時候也會在想,要是當時我那樣想就好了,這樣的想法在我們看來是馬後炮。

但是也會致使孩子長期處於消極情緒之中,他們會想象自己當時要是這樣做就好了,可實際上當時的選擇永遠都在延續,他們永遠不會去相信自己。

3、孩子沒有決策能力

在一個環境以及群體之中,必然需要主心骨的存在。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那麼他身上必須具備領導能力。

而領導能力的基礎,也是由決策能力思考能力的各個方面組成的。

而上面我們所說孩子沒主見,立場不堅定的情況,其實就是缺乏決策能力的體現,這樣的孩子他們長大之後,能夠像父母所想的那樣優秀嗎?答案是否定的。

想要孩子變優秀,擺脫“立場不堅定”標籤,父母得懂韋奇定律

在孩子成長過程之中,如果他們永遠保持獨立的狀態,自然而然所有的事情都會由自己決定。

但是孩子在慢慢長大之後,會接觸其他的小朋友周圍環境,以及人群,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而且孩子其實是比較容易受到周圍人的影響的,加之孩子本身就像是一張白紙,所以,這種受影響的可能性就更高。

當然,這樣的道理,並不僅僅只是透過盲從就可以解析它,其實就是指在人與人相處過程之中,心理的變化。

因此如果我們能夠戰勝自己,懂得決策,就有可能領導別人忽視自己否定自己,就有可能被別人領導。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種立場不堅定的情況?

當然除了我們上面所說的“韋奇定律”之外,其實孩子表現出來立場不堅定的情況,還是和父母以及孩子本身的性格關係較大。

A、孩子缺乏思考能力

面臨任何一個問題,如果我們能夠以較為敏捷的思維去思考,那麼必然會按照自己之前的思路重新走一遭。但是對於那些缺乏思考能力的孩子來說,他們只會跟著別人走,而不願意自我思考。長時間如此自然而然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立場不堅定的情況也就逐漸改進。

B、孩子缺乏自我認知

在孩子成長過程之中,有一部分人會變得越來越自信,爸爸媽媽的鼓勵也會讓他們成為自信的小天才,但是有一部分孩子長期遭受訓斥,打罵又沒有透過比較正確的方式,對自己進行一定的分析,這就會使得孩子對自己缺乏認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孩子並不明白自己身上的優勢以及劣勢,自然而然就陷入別人的圈套,成為立場不堅定的代表。

想要讓孩子有主見,立場堅定,父母得了解清楚韋奇定律,做好三點孩子會更優秀

從我們上面的分析之中,就已經瞭解到韋奇定理所說的話語。別人對於我們的干擾是十分明顯的,但這也反映出來我們自身的問題。

父母也應該抓住孩子本身自我能力,自我分析思考能力的訓練。促使他們在提意見之時,能夠獨立地思考,同時充滿信心。

讓孩子自我嘗試

任何事情並不一定像我們所想的那樣,需要按照既定的軌道行走,所以孩子如果做出其他不符合尋常方式的事情,爸爸媽媽也應該進行理解。

或許這就是孩子想象力的豐富,如果我們懂得讓孩子自我嘗試,或許他們還能走出另外一條捷徑。

避免對於孩子本身自我堅定的干擾,享受在自我決定之中的快樂,相信他們也能夠慢慢地成為一個有主見的孩子。

思考能力的培養

任何人所做的決定,都是經過比較縝密的思考而形成的。但是大部分孩子,在選擇盲從他人之時,其實並不具備思考能力。

父母也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孩子進行探討,不管是飲食還是玩具,又或者其他的遊戲習題,其實都可以成為我們探討的問題。

我們也相信爸爸媽媽的詢問,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其實對於他們思考能力的提升培養,有一定的幫助,也會促使孩子更加堅定自我。

避免遭受外界環境的干擾

正所謂7歲看老,在孩子7歲之後他們所形成的性格特徵,其實就不會做出太大的變化,所以父母也不要等到自家孩子展現出來,沒主見沒立場的情況之時,才進行一定的糾正。

在孩子嬰幼兒階段,父母就應該考慮避免孩子遭受過多外界的干擾,也就是說在孩子自我做決定之時,爸爸媽媽要保持支援的狀態。

長時間孩子自我決定,也有可能讓他們變得更加霸道,這時候父母也應該進行一定的引導。

孩子本身的成長所接觸到的環境,以及人群是必然存在的,作為父母我們也應該提前瞭解到,他們對於孩子本身的影響,而我們上面所說的“韋奇定律”,相信也能給大家帶來一定的啟發。

我們也希望父母能夠尊重孩子,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促使孩子變得更加自信,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

4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新手寶媽彆著急!新生寶寶出現的7大反常情況,實則“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