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前兩天帶女兒去小區滑梯區玩的時候,有個帶孩子的老人走在我們身後,我聽到那個小女孩一直在哭。

我回頭一看,那個女孩大概四歲多的樣子。

那個老人不停地數落那個女孩:“你惹我生氣,你還哭呢,哭起來還沒完了。”

後來我們都到了滑梯區,那裡還有其他老人帶孩子玩。

那個數落小女孩的老人跟另外一個老人開始聊天,她抱怨道:“帶她出門費死個勁,這件衣服不願意穿,那件衣服也不願意穿,出個門把我熱一身汗,她還哭哭啼啼的。”

另外那個老人就對小女孩說:“哭啥啊,大過年的,得開開心心的,得笑才行。”

我真是心疼那個女孩,也彷彿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

“哭什麼啊,有什麼好哭的,你就是愛哭,動不動就哭……”這些話真是太熟悉了。

我小時候也挺愛哭的,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那麼愛哭,只知道每次哭的時候,爸媽不但沒有安慰,反而覺得都是小事兒,沒什麼好哭的。

成年人大都覺得哭不是一件好事,哭不解決問題。

就像《完整的成長》中有一段話說:“成人對哭似乎都有一種本能的焦慮感,這種焦慮感直接導致我們不接受孩子的哭,這就使孩子的情緒成長無法達到像身體和認知成長那樣成熟。如果我們能完全熟悉、覺察自己的情緒,甚至一有苗頭就能覺察、傾聽、認可、照顧它,我們必然就能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我們可以讓情緒在合適的時候保護自己,也可以讓情緒在我們充滿喜悅和愛的柔軟的內心世界裡表達、彰顯,這樣我們就會趨於寧靜和平衡,並放眼長遠,不拘小事,有理性。”

成年人之所以不接納哭這件事,可能是因為自己從小哭的時候沒有被接納,哭被看做是脆弱、消極的表現,而人往往只接納堅強、樂觀的一面。

我自己也是這樣長大的,所以我也會覺得哭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尤其是不能當著別人的面哭,要把陽光積極的一面展現給別人。

但是生活中還是有挺多讓我不開心的事情,我只能默默地一個人哭,一面哭,一面又不接納自己。

所以別人眼中的我是堅強、積極、愛笑的,而我自己眼中的我是脆弱、消極、愛哭的。

但事實是,不管是堅強、積極、愛笑,還是脆弱、消極、愛哭,這都是我,而所謂的“接納自己”,也是接納全部的我。

前幾天有個姐姐給我留言,我覺得她寫得特別好,她說:“對自己有個客觀的認知特別重要,這樣就不會活在標籤裡。有客觀的自我認知後,就可以:1、欣賞自己的優點;2、對於不足的部分加以分析,找出改進方法;3對於完全無法改變的,進行新的認知輸入——‘沒什麼、很正常’。這樣就會活的很通透。

現在的我也越來越能客觀的看待自己了,我欣賞自己的優點,我也接納我的不足,我不完美,但是我在成長。

當我能客觀的看待自己,接納自己的時候,我也能客觀的看待我的女兒,接納我的女兒。

所以現在,看到我女兒哭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不是不解,而是想去抱抱她,安慰她。我女兒看到我哭的時候,她的第一反應也不是不解或害怕,而是跑過來,捏捏我的肩膀,或者抱抱我說:“媽媽,我安慰你。”

4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寶寶輔食40【暖胃羊肉南瓜面】做法簡單益氣補虛增強禦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