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三歲的小月,剛剛養成了每天睡前收拾整理玩具的好習慣。
哇.....嗚嗚...... 嗯嗚......
“把玩具放進筐子裡,聽見了沒有?沒放好就不睡覺,全部放好後再睡覺。”
哇.....嗚嗚...... 嗯嗚......
“小娃娃放在紅色筐子裡,樂高放在藍色筐子裡,繪本放在白色筐子裡。其他玩具放在黃色筐子裡。”
哇.....嗚嗚...... 嗯嗚......
小月一邊哭一邊往筐子裡拾掇玩具。
“錯了!樂高在藍色筐子!”
哇.....嗚嗚...... 嗯嗚......
“錯了!小娃娃在紅色筐子!”
哇.....嗚嗚...... 嗯嗚......
小月站在原地不動,哭紅了臉、哭紅了眼睛、上氣兒趕著下氣兒。
“快收拾啊!弄完才能睡覺!”
小月繼續蹲下來揀樂高,放在藍色筐子裡。
優秀的習慣終於養成了!
這個習慣太重要了。如果每天地上都是亂糟糟的,不僅看著不舒服,長大後也會不收拾學習用品、不整理個人物品,變成一個懶散的人。那樣的話,一生都會是散漫隨意、邋邋遢遢。更別提有什麼出息了。
小月媽媽堅持這一點。
其實、我一直沒有養成良好的收納習慣。直到今天,朋友坐我車的時候大跌眼鏡,看到副駕駛車座上碾碎的的餅乾渣,座椅下的餅乾盒、塑膠袋、空瓶子,她笑著說:
“你這性格可真是夠‘隨意’!”
“天啊,你還覺得自己是個‘自律’的人!
我笑得前仰後合。我說:
“我根本看不見它們!真的,要不是你上車,我根本看不見它們。我平時從沒主動去洗過這輛車,只有我先生想起來的時候去幫我洗一下。哈哈哈哈哈....
我沒覺得自己被批評、被笑話。我這種極矛盾的兩面性如此和諧地共存於我一身,不是挺妙的嘛!
-02-小學一年級時,是云云媽媽最為焦慮的一段時間。
那陣子,云云在舞蹈班變得很暴躁,常因為老師的批評而抱怨,說自己不想去學習舞蹈了。
媽媽說:
“已經堅持了很久了。不能放棄。堅持才有成效。你要成為一個好身材的女孩,你要有很好的儀態和身姿、這樣你長大後別人才會喜歡你。”
云云最喜歡的是繪畫。但是媽媽是練舞蹈出身,也要培養她在舞蹈方面的特長。聚焦才能成功。
一次,云云悄悄對外婆說:
“外婆,你能不能和我媽媽說一下,不要讓我練舞蹈了?我想學畫畫。”
外婆說:
“媽媽也是為了你好呀!聽媽媽的話。”
為了配合舞蹈訓練,云云媽媽決定把云云的音樂素養與同步提升上去。鋼琴是最重要的。為此,云云媽媽親自督導,糾正云云的指法,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云云的同學也在家練琴,同學的媽媽向云云媽媽取經:
“云云媽,你是怎麼跟女兒溝通的?我們家孩子最近不好好練琴了,總是三心二意的,這樣下去非荒廢不可。”
云云媽媽說:
“我們從小就養成了認真做事的習慣。只有做完這件事,才能做下一件事。養成習慣,一切就好辦了。你們沒養成習慣,孩子大了,更管不住了。”
從上學前班開始,父母沒輔導過我的作業。我起初不知道放學回家後第一件事應該做作業,
有一天放學路上、我聽到以為接孩子的爸爸對他的孩子說:“回家後要先做作業,然後才可以玩耍。”
我記住了這句話,奉為真理。
沒有上過興趣班的我,從來沒怪過父母。想學習永遠都不晚。
雖然時代變了,但是學習需要的不僅僅是機會,更重要的是內驅力,也就是一個人做某件事的內在動力。這一點在任何時候都不會變,毀了孩子的內驅力、莫不如不讓孩子學。
-03-小杰進入小學後,一直是班上學習最好的孩子。
小杰媽媽擔任班級家委會的負責人。她無論走到哪兒,都把事情做得漂漂亮亮,工作、雞娃、家委會都沒耽誤,堪稱完美的媽媽。
幾年來,小杰一直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回回第一,下課後參加各種課外班,書法、鋼琴、籃球.....無論學業還是特長,都無人能及。堪稱完美的孩子。
小杰按照媽媽的安排,做完每天需要做的事情。他沒有抱怨、沒有偷懶、沒有任性、這個年齡孩子該有的毛病他都沒有。
可這個年齡孩子該有的快樂,他也沒有。
每天躺在床上準備睡覺時,是他一天裡最輕鬆的時刻。
我記得考研那陣子,我才有這樣的感覺,白天學習壓力太大了,每天躺下來的那一刻,是那麼美好、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
沒想到,很多還在小學期間的孩子們就已經有了這樣的感受。
-04-2016年,北大心理諮詢中心徐凱文老師在參加第九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時,以《時代空心病和焦慮經濟學》為題做了一次主題演講。
他說:
“空心病看起來像是抑鬱症,情緒低落、興趣減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醫院的話,一定會被診療抑鬱症。但是問題是,藥物無效,所有藥物都無效。”
“這些孩子,他們有強烈的孤獨感和無意義感,他們從小都是最好的學生、最乖的學生。他們也特別需要得到別人的稱許,但是他們有特別強烈的自殺意念,不是想自殺,他們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活下去,活著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
“我不認為只是學生空心了,整個社會空心了,才有這樣的結果。我們經常會說這樣一句話,如果孩子出了問題,大概家庭和老師都有問題,孩子本身是不會有問題的。”
很多家長把自認為有“問題”的孩子送到醫院心理科或心理諮詢師那裡,請專家出手幫忙解決孩子的問題。他們沒看見,孩子的問題背後,是整個家庭的問題、教育的問題和社會的問題。
徐凱文老師當初提到的“空心病”,已經越來越提前了。
在我看來,教育最重要的目標,是使一個人成為他自己。
教育幫助人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理解自己、發現自己、確認自己、拓展自己。然後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想做什麼、不想做什麼、找到個人和社會的交集,一邊實現個人獨立、一邊實現社會化,既成為一個自由的人,又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但是,很多父母用自己的邏輯教育子女,而置孩子的感受於不顧,漠視孩子的自我表達。很多老師以分數和排名論英雄,而看不到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潛能,不良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雙管齊下、弄丟孩子的自我,造就了許多的“空心病”。
這些父母、師長,往往也是弄丟了自己的人。他們就像是戴上了厚厚的套子,活成了被成功的厚套子包裝的套中人。
由於套子實在太厚了,面對孩子的頑皮,創意、活力,他們沒辦法給予肯定;面對孩子的哭泣、央求、不滿、委屈,他們也無動於衷、近乎冷酷。
無法做自己的孩子,只能做父母的乖寶寶。他們變成了套中的孩子。
家庭,應該是一個人可以做真實自己的地方。一個人是否真實,是否按照本心生活,不僅僅折射出個人的勇氣,也反映出他從小家庭教育的接納和寬鬆程度。
很多孩子,無論在哪兒都不能做自己。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有著豐富的心靈,多彩的個性、活潑的生命力,而不是得上“空心病”,不用為了“為什麼活著”這類問題而困惑,
尊重個體的個性、看到個體內在的需求,把孩子放在考量教育行為的第一位。
一位媽媽說:
“我如果不逼著她練琴,她過去幾年的努力就會功虧一簣。現在我對她寬鬆了,長大後她說不定會埋怨我。但是如果我現在逼她做這件事,就像朗朗的父親那樣,未來她說不定會感激我。”
很多人認為,只能在這兩者之間做選擇:我們到底希望孩子成為不快樂的成功人士、還是一個健康快樂的普通人?
為了子女能成為人中龍鳳、犧牲掉一部分童年快樂也在所不惜。
他們忘了,這世界上還有許多不快樂的普通人和快樂的成功者。
我想,大部分人都希望孩子成為“快樂的成功者”。
這需要我們重新定義“成功”。不再用統一的標準去衡量什麼樣的人才是成功的,什麼樣的孩子才是好學生。
如果說成功有一個定義,我最喜歡的定義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