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導讀】急脾氣的孩子不是壞孩子,他不過是需要你多點耐性

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急脾氣的孩子往往都會因為自己衝動的性格而吃些苦頭。因此,不少家長都想要改變急脾氣孩子的性格。

要知道,性格具有很強的塑造性,急脾氣也不是一天就形成的,只有知道了容易使孩子性情急躁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孩子脾氣急躁,最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先天的氣質特性

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氣質特點,根據內外傾向和穩定性來劃分,可以分為情緒敏感的抑鬱質、自制鎮定的黏液質、脾氣急躁的膽汁質、活潑好動的多血質四類。

急脾氣的孩子,一般屬於膽汁質。他們的性格特點是容易興奮、喜歡變動、不喜安靜、敢作敢為、愛衝動、敢於嘗試、活力四射。

這類的孩子往往這件事還沒做完,就有了其他想法,急著做下一件事。當遇到阻礙時,就會有些急躁。

當孩子處於自我意識蓬勃發展的階段時,這些性格特性就會更加明顯一些。

2、父母性格急躁

心理學專家認為,孩子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他的模仿,1歲半到2歲的時候,他們的突出的模仿能力開始展露。

這一階段的孩子,會有意無意地模仿成年人的表情與聲音,學習他們的言行。而3歲以後,孩子的模仿則趨向於行為和品格的模仿。

父母言傳身教,孩子有樣學樣。如果父母或者家庭中有人性情急躁,不喜歡等待,習慣性地催促別人,容易焦躁的話,勢必會對孩子產生影響。

“趕快睡覺去,明天還要早起上學呢!”

“快點兒!別磨蹭了,再磨蹭爸爸就走了。”

“快快快!趕緊的!再不出門就堵車了。”

……

這類帶有急迫性質的話語,會在不知不覺中就營造一種焦慮的氛圍,而孩子則在無意中就習得了這樣的急切行為模式,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就會染上幾分急躁的色彩。

3、教孩子學會等待,但不要延遲滿足

曾經在育兒圈大火的“延遲滿足”理論,隨著“棉花糖實驗”的被證偽,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質疑。

在“棉花糖實驗”中,研究人員認為,能夠忍耐不吃糖的小孩擁有更強的意志力,可以為了長遠利益放棄暫時的快樂,這種“延遲滿足能力”是後來他們得以成長為社會精英的原因。

但新研究發現,剋制自己的慾望來等待棉花糖的能力,很大程度上與孩子的家庭條件相關。這意味著也許並不是意志力讓孩子實現長遠成功,而是孩子先天的家庭條件。

實驗結果雖然被推翻,但是現在有不少家長依然過於迷信延遲滿足理論。

為了所謂的“讓孩子有更多的成功特質”,不少家長早早地就開始對孩子進行訓練。

一歲多的孩子撒嬌想要媽媽抱抱,但有些媽媽怕孩子太多依賴自己,於是用延遲滿足的招數逼的孩子哇哇大哭;

兩歲多的孩子想要吃點零食,爸爸就也照搬延遲滿足的方法,美其名曰要磨練孩子意志力。

這種不恰當的延遲滿足,會導致孩子無法獲得安全感,內心無法穩定,患得患失的情況下更容易著急發脾氣。我們需要讓孩子學會等待,而不是強制性地壓抑他的慾望。

在日常生活中溫和而堅定地幫助孩子樹立規則意識,在需要孩子等待時做好事先溝通,並且接納孩子“想要”的情緒,理解孩子的慾望。

讓孩子學會等待,可以令他懂得做事需要有先後順序。而刻意延遲滿足孩子的需求,只會破壞孩子內心的安全感,增加他的焦躁情緒。

雖然有些孩子是先天的急性子,但後天培養才是影響孩子性格的最主要因素。我們做父母的,如果能夠教養得當,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急脾氣的孩子完全也可以“慢”下來。給孩子一個不急的性格,方法其實很簡單:

1、一歲前及時滿足孩子需求,三歲前不延遲滿足

想要孩子性格不急躁,首先要做的就是構建他的安全感,只有安全感滿滿的孩子,才會踏實、自信、不急躁。

對於一歲前的孩子來說,父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及時滿足他的需求。孩子哭了要及時哄,孩子餓了要馬上喂,平時多與孩子肌膚相貼,多陪著他玩耍,這樣才能在孩子生命的伊始,給他滿滿的安全感。

哭鬧是小嬰兒表示需求的訊號,孩子的每一聲啼哭都是在訴說著對我們的需要。從他誕生的第一天起,每一次對他哭聲的迴應,每一次溫情安撫,都在無聲構建他的安全感。

而3歲前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孩子有什麼需要,只要是合理的,我們都應該及時滿足。

如果出現不能滿足的情況,父母應該第一時間向孩子好好解釋,而不是用粗暴吼叫的方式強行遏制孩子的需要,只要孩子理解了,就不會受到傷害。

2、減少催促,認真與孩子進行對話

都說當媽之後,都會染上一個口頭禪,那就是——“快點”!面對磨磨蹭蹭的孩子,有些老母親一天可能要催上個十幾遍。

要知道,催促不僅打擊孩子的主動性,還會影響孩子內在秩序感的建立。孩子天生具有內在的秩序感,並且會在成長過程中逐步完善。

年幼的孩子,因為生理和心理的限制,勢必會比大人們“慢半拍”,我們的聲聲催促在無形中逼迫著孩子“提速”。當孩子沒跟上我們的“速度”時,就會產生急躁的心情。

沒有人想大吼大叫地催孩子,在提醒孩子的問題上,我們需要認真地與孩子進行對話,用孩子能聽懂的語言,給他建立起規範化的生活流程。

比如出門前,可以提前半個小時告訴孩子,“我們過一會要出門去啦,寶寶可以去把外套找出來嗎?等媽媽收拾一下提包,寶寶就可以去換鞋啦,然後我們就出發”,而不是在臨出門前直接給孩子下命令。

3、不要給孩子貼上“急脾氣”的標籤

成年人的態度其實決定了孩子人格魅力的養成,標籤會對孩子形成極強的心理暗示。

年幼的孩子性格根本沒有定性,父母過於草率地給孩子貼上的負面標籤,很有能會給孩子留下終其一生都難以忘卻的傷痕。

所以,即便急脾氣孩子暴躁起來像小獅子一樣橫衝直撞,我們也不能武斷地給他定性為急脾氣。

以積極的態度去引導孩子,修正他的行為,才是父母應該給孩子的教養。

曾經有人說,養孩子就像養植物。要給他愛、Sunny、雨露,用耐心和細心,呵護他的成長,靜待他的花開。

育兒不能速成,讓那個急脾氣的孩子慢下來,需要家長先放慢腳步才行。急脾氣的孩子不是壞孩子,他只不過是需要你多點耐性。

耐心,不是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是需要從平時的生活中慢慢鍛鍊得來的。我們家長需要有耐心地去引導孩子,讓孩子試著去擁有不疾不徐的從容。你家的孩子呢,是不是也是急性子?歡迎留言區討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非常時期,蓓康僖有話對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