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關於寶寶喝水那點事兒,相信你也有不少疑問。
寶寶不到一週,不喝水怎麼辦呢(一直沒有用奶瓶的習慣),生病了也沒法喂藥,愁啊;寶寶不喝水怎麼辦,尿也黃屎也幹;孩子都一歲多了,就是不肯用杯子,沒有奶瓶哄著根本不肯喝水,這可怎麼辦呀!......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一天要喝多少水?
要使用怎樣的杯子喝水?
今天就來為媽媽們一一解答這些問題。
孩子一天要喝多少水?每個年齡都不同!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國學齡前兒童平衡膳食寶塔》《中國學齡兒童膳食指南》建議:10歲以下孩子,對於水的需求量因年齡有所不同。
大家可以對照著下面這張表格看看,孩子的飲水量是否達到了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說的 飲水量 指的是孩子一天所有食物的水分總和。所以在單純計算喂水量的時候,記得要扣除飲食中其他食物的含水量。
爸爸媽媽們可以在孩子早起後、早午兩餐間、運動出汗後,適當讓孩子補充水分。但是切忌在孩子非常渴的時候,一下子給孩子灌進太多的水。同時,天氣情況、環境溼度、孩子的身體狀況也會影響對水攝入的需求。
這就需要爸媽們學會觀察孩子的反應,如果孩子有明顯出現口脣黏膜乾燥、尿色變黃、尿量減少等情況,就要考慮多給孩子喝點水了。
6月齡以內的孩子,為什麼不喝水?母乳/奶粉中已經有足夠水分
孩子在6月齡前,不管是母乳還是奶粉都不需要額外的補充水分,因為沖泡奶粉時和母乳裡都有大量的水分,所以不需要再給孩子喝水了。
根據兒童分齡飲水標準表,6個月-1週歲之間,每天總攝入量為900毫升。但是,奶和輔食中就會攝入水分,所以控制好奶量是500-700毫升就可以。
額外的喝水,可以根據孩子小便次數、小便量還有顏色來判斷,孩子是否需要多喝水。如果次數少、量小、顏色黃的話,可以多喝水。當然孩子在生病的時候,也可以根據醫生指導給孩子喂水。
該用什麼樣的杯子給孩子喝水呢?
學飲杯、吸管杯
有媽媽提到,孩子習慣了奶瓶之後,會很難接受用杯子喝水。但是一直使用奶瓶喝水,不利於孩子的發育。
美國兒科學會
孩子6個月大之後,就可以隨時讓TA使用訓練杯了。
因為長期使用奶瓶躺著吃奶喝水,孩子容易咳嗆,會增加罹患中耳炎的風險。而使用杯子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提高孩子手、口、眼的協調能力,促進孩子口脣能力和咀嚼吞嚥能力的協調發展,還可以戒掉孩子對於奶瓶的依賴,提高孩子自主入睡的能力。
想要孩子學會使用杯子,在杯子的選擇上同樣大有講究。
在奶瓶向杯子的過渡學習期,也就是孩子6個月的時候,家長們可以為孩子準備鴨嘴杯來學習喝水。
鴨嘴杯的把手一般比較大,適合孩子抓握。而且很多鴨嘴杯都是軟嘴的設計,可以保護孩子嬌嫩的牙齦。而且鴨嘴杯基本都有吸管重力球,孩子拿不穩杯子或者斜著杯子的時候,都可以輕鬆喝到水。
到了孩子8、9個月後,就可以從鴨嘴杯過渡到吸管杯。
吸管杯的吸口較窄,孩子的嘴脣需要更多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及需要費力氣去吸和握住杯子。
到了孩子1歲以後,就建議給孩子使用正常的杯子喝水了。因為孩子完全樂意使用杯子喝各種液體大約需要6個月的時間。
出現這些訊號,可以給孩子用杯子了1.當大人用母乳或者奶瓶喂他的時候,他的眼睛不停地環視別處。
2.嘴裡咬著奶頭,但是不吮吸。
3.在餵奶結束之前,試著從你的大腿上滑下來。
寶寶學習使用杯子可不是像喝奶一樣,天生就會,大人需要教給孩子怎麼用杯子。
最開始,將杯子灌一些水,每天只在某一頓飯時將水杯給孩子使用。給他示範如何將水杯放到嘴邊,如何傾斜水杯喝到水。
不過,如果孩子無法正確操作且連續幾週一直將水杯當成玩具來玩耍,家長千萬不要沮喪,更不要因此就斥責孩子——因為大多數的孩子都會這樣。
要有足夠的耐心,直到他可以把大部分水吸出並且喝下去,而不會將杯子四處扔或讓水沿下巴流出。寶寶就已經學會用水杯喝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