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叔近日從親戚朋友們的口中聽說這樣的事情:
我們家寶寶,小小年紀就會上網了,自己就能用小手指頭劃拉著刷視訊。
我們家那個也是,整天抱著平板不撒手,看起動畫片來連飯都顧不上吃。
孩子小小年紀就對手機、平板電腦上癮怎麼辦?
網路確實給大家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
我們出差時可以和寶寶遠端通話,寶寶不在身邊時我們可以定位查詢寶寶位置;還給枯燥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我們可以陪寶寶玩兒小遊戲、看看動畫片等。
但網路對部分人群也有一定的危害性,比如自制能力差的寶寶們。
有很多寶寶接觸網路後會成癮,手機、平板不離手,打破了原本的生活狀態,不按時吃飯睡覺,甚至和家人的溝通都變得少了。
長時間的玩手機、平板會在大腦中形成獎勵機制,刺激多巴胺的分泌。
當迴歸現實,沒有那麼密集的獎勵時,則會讓人產生無聊、落寞的感覺,減少多巴胺的分泌。而多巴胺讓我們有著“幸福”的感覺,長時間缺少“幸福感”則會讓人感到抑鬱。
早在2007年,智慧手機遊戲尚未普及時,醫學界就有人主張將視訊遊戲列為和酒精上癮一樣的精神障礙。但是當時,這一主張遭到了美國成癮醫學協會專家的反對。
2013年,美國精神病學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釋出的第五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引入了“互聯網遊戲障礙”(Internet gaming disorder)這一概念。
因為,當時亞洲一些國家和研究中心對年輕男性的研究發現,當人全神貫注於互聯網遊戲時,他們大腦的活動與毒品成癮者相似,在極端的情況下,可能表現為上癮行為。
但當時,美國精神病學學會將“互聯網遊戲障礙”歸類為“尚待進一步研究”。
儘管對網癮是否分為精神疾病還存在爭議,但它的危害是毋庸置疑的,和酒精、毒品成癮一樣都會影響人的心理健康和神經系統。
如何讓寶寶戒掉這種癮,離開虛擬的網路世界、重回現實世界呢?
很多家長想盡各種辦法,但還是沒什麼效果。根據《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資訊及釋義(2018版)》,網路成癮現象的出現往往與其他精神心理問題,如焦慮、抑鬱等有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在生活在很多父母和寶寶之間都有這樣的一個怪迴圈:
寶寶上網成癮——家長責備寶寶——寶寶更加喜歡上網——家長再打罵——寶寶深陷網路不能自拔。
這就是寶寶的逆反心理,家長把手機、平板藏起來,寶寶就想辦法找出來,家長越不讓寶寶碰這些電子產品,寶寶反而對它們愛不釋手。
作為寶寶的監護人,首先要接受寶寶上網成癮這個事實,站在寶寶的角度去理解TA。
家長不要總用命令式語調,應該和寶寶平等地相處,和寶寶有商有量。
比如在寶寶想看動畫片時,家長可以對寶寶說:如果你乖乖吃完飯,就可以看一集動畫片。但是隻能看一集,時間太久的話平板會累,你的小眼睛也會累哦!
幫寶寶戒掉網癮,家長還可以幫其尋找替代的愛好,可以提議在閒暇時間做點小手工、學習一些感興趣的樂器。
對於上網成癮的孩子,家長不能一味地批評,也要從自身找找原因。
比如這段宅在家的時間,各位家長朋友們都做了些什麼呢?是不是也整日上網,抱著手機不撒手呢?是不是在無形中就給寶寶樹立了不好的榜樣呢?
所以奶叔建議各位家長朋友們,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在寶寶眼裡的形象,如果你是個網癮患者,那寶寶就很有可能有樣學樣。
不過家長也沒必要把網路當做洪水猛獸,自己不上網,也禁止寶寶上網。
在這個網路快速發展的時代,家長需要提高寶寶對網路的認識,教會他們如何分辨有害資訊,讓他們科學上網。
此外,家長可以對電腦進行一些設定,避免寶寶受到不良資訊的侵擾。
同時,也需要讓寶寶在現實世界找到朋友,讓他們不再感到孤獨和寂寞。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孩子過度使用網路往往伴隨著其他問題,涉及家庭、學校和孩子自身,問題的改善和解決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家長正確關注和教育、學校支援,以及同伴幫助,都可以減少孩子對網路的過度使用。
疫情給了大家宅在家的藉口,但並不能成為無限制玩手機的理由,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帶領寶寶一起健康生活。
奶粉們,你家寶寶看動畫片停不下來時,你會怎麼辦呢?
把你們妙招分享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