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到有人說,“父母什麼樣,從孩子身上就能看到。”其中的原因就在於,孩子會從父母身上學到很多東西,所以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父母什麼樣。
如果說人們能夠從孩子身上看到父母的影子很真實,那麼反過來說,人們又何嘗不能從父母身上了解到孩子什麼樣呢?因為父母的教育什麼樣,他們的孩子就會怎麼樣。優秀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往往也是優秀的;而反之,暴躁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往往也是暴躁的。(題外話:優秀的父母指的並非是“有錢”的父母。)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位精緻的媽媽,是如何把自己的孩子教育的很優秀的。
江蘇常州的劉利堅,是一位男孩的媽媽,她家孩子以前不愛吃早餐。為了改變孩子這個壞習慣,劉利堅便將孩子喜歡的詩詞搬到了餐桌上,並堅持每天早上4點半起床,給6點鐘起床的孩子準備“詩詞早餐”,而且一堅持就是4年。
在這4年中,劉利堅給孩子準備的“詩詞早餐”,不僅僅只是有詩詞,而是還有非常漂亮的圖案。比如說劉利堅為孩子準備的下面這份“詩詞早餐”,就用食材在早餐上“畫”出了一幅與詩詞意境相匹配的圖案。所以你有沒有從中感受到“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意境呢?
還有下面這份早餐,也是劉利堅用食材為兒子準備的,帶有詩詞和漂亮圖案的“詩詞早餐”。看到餐盤裡的一輪圓月、白鶴、白鶴草圖案和詩詞,你有沒有感受到“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潔,偏皎潔。知他多少,陰晴圓缺”的意境呢?
4年之後的現在,劉利堅的兒子磊磊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詩詞小達人,且他在寫作方面也表現得十分優異,屢屢獲得了很多獎項。
看到這裡,你是否覺得劉利堅這位媽媽很優秀呢?她的優秀就在於把兒子教育的非常好,而且還驚人地改變了兒子的一個壞習慣。那麼劉利堅是如何想到這個辦法的呢?
其實一開始,劉利堅對兒子不喜歡吃早餐這個事情很頭疼。然後偶然的一次機會,劉利堅在看詩詞大會的時候想到,我是不是可以把兒子喜歡的詩詞搬到餐桌上呢?有了這個想法以後,劉利堅就開始實施了。但是她也沒有做過她想象中的“詩詞早餐”,也沒有經驗,於是她就開始了自己琢磨,自己找資料,自己看圖。看了大量圖片以後,劉利堅的“詩詞早餐”做得越來越好了,兒子的習慣也慢慢改變了,而且還慢慢變成了一個詩詞小達人。
目前,劉利堅為兒子做的“詩詞早餐”,做得比較成功的大概有498份。而且她還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要做滿1000份“詩詞早餐”。為了自己的目標能夠實現,劉利堅還專門報了一個國畫班,想把自己的“做畫”水平練好,然後把自己的“盤畫”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