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父母之愛都深如大海,但有質量差別。決定質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學歷、收入、地位等,而是對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對細節的處理水平。

每逢過年,走親訪友便成為了春節的必備環節。

遇到熟悉或不熟悉的親戚朋友,出於禮貌,爸爸媽媽都會讓孩子打個招呼問聲好。

碰上性格外向、大膽活潑的孩子,甜甜地叫一聲“叔叔阿姨好”也就過去了。

可碰上那種膽小怕生、不願打招呼的孩子,好說歹說大半天,孩子抿著嘴,縮在大人的身後,就是不肯張嘴叫人。

每每陷入這種稍顯尷尬的局面時,家長不外乎兩個反應:

一是:斥責孩子不懂事,膽小怕生,硬逼著孩子打招呼;

二是:幫孩子打圓場“這孩子就這樣,膽小怕生、不愛叫人,別見怪別見怪...”

殊不知,這兩種做法對孩子而言,都會對孩子造成程度不一的負面影響。

逼孩子打招呼的危害有多大?

或許很多家長會反駁說:

不過是打個招呼問聲好,能有什麼負面影響?

誰小時候沒被父母逼著給各路長輩親戚打招呼問好?

小時候不教孩子禮貌禮儀,長大了更難教!

可過年打招呼對於孩子而言,真的不是一件小事。

在這個小小的社交場景,所有的陌生尷尬與侷促不安,對大人來說,轉瞬即逝,過後便忘。

但對孩子而言,卻會深深地印刻在腦海裡。

倘若當面斥責,或者不停給孩子貼“膽小怕生、不愛叫人”等標籤,那影響便更大了。

那麼,過年逼著孩子打招呼,究竟會對孩子產生哪些負面影響?

1.破壞孩子的安全界限。

過年走親訪友,很多大人自認為熟悉的親戚長輩,對孩子而言,卻是初次見面的陌生人。

逼著孩子同陌生人打招呼套近乎,很容易打破孩子本能的內在安全界限。今後遇到陌生人,孩子也可能會降低防範意識,從而埋下安全隱患。

2.孩子變得越來越排斥社交。

自我保護是孩子的本能,逼著孩子打招呼或斥責孩子,或給孩子貼上“膽小不愛叫人”等標籤,都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不喜歡與人接觸,從而越來越排斥社交。

3.孩子會有錯誤的自我認知。

孩子不願打招呼,很多家長會幫著打圓場,比如“孩子性格內向,別見怪”“孩子膽小怕生,別見怪。”“孩子不懂事,沒見過這樣的場面,別見怪。”

一番說辭下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尤其是年幼分不清虛話實話的孩子,以為父母眼中的自己便是膽小的、怕生的、不懂事的、沒見過世面的,反覆多次後,會讓孩子形成錯誤的自我認知。

4.孩子會變得叛逆。

逼著孩子打招呼,實則也是在外人面前逼著孩子聽話乖巧。對孩子而言,自身的感受和需求是被父母忽略並且壓制的。長此以往,孩子的叛逆心理也會加重。

5.孩子會越來越自卑。

很多父母逼著孩子打招呼或斥責孩子不打招呼,往往當著親朋好友的面。這種當面數落孩子失禮的行為,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卑、不自信,總覺在別人眼裡,自己不夠懂事優秀。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打招呼?

既然逼著孩子打招呼不行,難道就放任孩子不管嗎?

也不是。

中國素來是禮儀之邦,培養孩子“見面問好”的習慣,不僅是人際交往中的一項基本禮儀,更是家教的一種體現。

只是,教育孩子,講究的是因果迴圈。

想要孩子克服膽小怕生、養成主動的習慣,得先找出孩子不願打招呼的原因。

結合心理學以及教育學的相關知識,在社交方面不夠主動的孩子,通常有以下幾個原因:

1.孩子自身性格慢熱或偏內向所致。

2.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夠。

3.平日父母管教孩子過於嚴厲。

4.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

5.孩子平日頑劣,絲毫沒有禮貌禮儀意識。

以上列出的種種原因,雖未能概括出每個孩子的情況,卻旨在讓父母明白:要解決問題,先要學會觀察問題。

父母想要糾正或培養孩子的某個習慣,要觀察孩子的外現表現,才能“對症下藥”。

如何引導孩子打招呼?

孔子說,教書育人,要因材施教。

那麼面對孩子膽小怕生、不願打招呼的行為,該如何“對症下藥”?

首先,切忌不能強硬逼著孩子打招呼,而是引導孩子打招呼。如何引導?

1.言傳身教。

孩子需要時間去觀察對方或尋找模仿物件,家長在要求孩子打招呼之前,不妨自己先向對方打個招呼作個示範,給孩子心理準備。

2.語言提示。

在要求孩子打招呼之前,記得提醒孩子,對方與爸爸媽媽的關係,以及孩子該如何稱呼,避免孩子因為不熟或不知如何叫人,陷入緊張侷促的狀態。

3.肢體鼓勵。

孩子不願叫人,躲在父母身後時,可以蹲下來,或者將孩子抱起,看著孩子的眼睛,溫柔而微笑地鼓勵孩子,“如果你叫人了,媽媽(爸爸)會獎勵你一個親親哦。”用眼神和動作來鼓勵孩子叫人。

4.堅持原則。

對於太過頑劣不願叫人或者禮貌意識不強的孩子,家長必須堅持原則,溫柔而堅定地讓孩子明白,給親戚長輩問好是小孩子應該做的事情。例如,讓孩子在身邊站好,認真問好,而不是敷衍應付。

5.閱讀繪本,克服恐懼。

家長可以給孩子多看些習慣養成的繪本。有時候,繪本里可愛的動物或卡通人物會讓孩子很有親切感,願意跟著學習並養成好的習慣。

6. 多帶孩子去人多熱鬧的場合

很多孩子平時會說會唱,嘴也挺乖巧。可碰上人多的情況,就不願打招呼叫人。這說明孩子不願打招呼是因為怯場、害羞。多帶孩子去人多的場合,鍛鍊他們的表達能力,孩子今後自然願意主動見面問好了。

最後,嬌媽還想說一句:孩子打不打招呼,無關家教的好壞,無關性格的好壞。

遇到性格內向的孩子,若我們能夠主動微笑打招呼,相信孩子也能這份熱情和包容裡,成長為更加有擔當、懂禮貌的好孩子。

父母之愛都深如大海,但有質量差別。

決定質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學歷、收入、地位等,而是對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對細節的處理水平。

願我們不僅愛孩子,更懂得在每個細節裡,呵護好孩子那顆純淨而敏感的童心。

12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心地善良孩子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