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10個月的漫長等待,寶寶們陸續降臨人間,在傳來孩子啼哭聲那一刻父母心中升起了滿滿的喜悅之情。然而,也有不少家庭陷入了擔心、憂愁之中,因為寶貝被查出有先天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是造成5歲以下兒童夭折的首要先天性缺陷疾病,輕則表現為易哭鬧,吸奶時往往易氣促乏力而停止吮吸,且易嘔吐和大量出汗;病情嚴重的會有明顯缺氧症狀,如口唇周圍青紫、杵狀指(趾)、暈厥等,哭鬧加劇缺氧發作,可能導致窒息而亡,應儘早擇期手術。
目前先天性心臟病較為有效的治療方法包括介入手術、小切口手術、胸腔鏡手術、鑲嵌手術等,這些微創手術治療先心病,具有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美觀的優勢,在經驗豐富的心胸專科醫院,手術成功率高,預後良好,有望恢復與正常兒童一樣。
小型房缺、室缺、動脈導管未閉在一定時間內有自愈的可能,可暫時不必手術,但需加強日常護理,預防感染,定期隨訪。6個月以內的患兒應母乳餵養,這有助於增強患兒的機體免疫力。
新生先心病兒如何正確餵養?
1、儘可能採用母乳餵養,並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按需餵奶。
2、分段餵食,一次不能喂太多,中間應給予休息及排氣數次。
3、餵奶最好抱著喂,採半坐臥姿45度,而發紺型患兒採膝胸體位(膝蓋靠近胸口),有助於增加吸吮力,更能消化,病嬰不易疲倦。
4、餵奶時隨時注意患嬰情況,如出現發紺,呼吸過快時,就立即停止餵奶。
5、餵奶完畢之後,應拍背排氣,予右側臥位,抬高床頭並觀察有無溢奶。
6、吐奶時處理:首先把患兒的頭側到一邊,輕拍其背部,讓口腔內殘餘奶流出,以預防嗆到造成吸入性肺炎,並且清潔口腔。
7、有嗆奶現象的嬰兒可喂糕乾粉,以免奶嗆入氣管,造成窒息。嘔吐或大量出汗的體弱小嬰兒可用鼻飼法餵養。
8、和正常嬰兒同步新增輔食。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