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寶吃飯的問題,一度時期是我們最為頭疼的事情。
孩子不自己吃飯,總是要讓大人喂。
大人餵飯的時候,孩子的手卻在做其他事情。
就算手裡不做其他事情,嘴上也是說個不停。
哄過,罵過,爭吵過,也嘶吼過。
卻都是做了無用功。
江寶依舊不能好好吃飯。
這也急壞了小魚兒(江寶媽媽)。
前幾天,江寶忽然自己吃飯了。
這讓小魚兒又驚又喜,
我也跟著很是開心了一陣子。
開心之餘,我也認真的思考了原因。
一方面,是孩子自己在成長,
但更主要的原因還是父母的引導。
每次在我們給他餵飯的時候,
他總是一會兒要玩具,一會兒要杯子,
一會兒又不吃,或者乾脆直接跑掉了。
為此,小魚兒沒少生氣,
有時候也會撕心裂肺地吼他,
但是孩子還是沒有什麼改變。
這真的是孩子的問題嗎?
我認真的回憶了一下,
在江寶剛剛脫離米粉開始吃飯的時候,
我們總是給他餵飯吃,
一來孩子還小,不會自己吃,
再者,也是嫌麻煩,害怕他弄的到處都是。
餵飯既省時間,又幹淨。
後來為了哄他儘快吃完,
在給江寶餵飯的時候,
會給他一個玩具或者圖書來轉移他的注意力。
這麼做前期確實很省心,
很快就可以給他喂完飯,
但是隱患也是很可怕的。
江寶越來越依賴於餵飯吃,
即便是現在已經三週歲了,
也依舊不願意自己動手。
這其實還是我們前期偷懶的原因。
當孩子學會手握勺子的時候,
就應該第一時間讓他自己動手吃飯。
不要害怕他把食物弄的到處都是,
別怕麻煩,更別擔心浪費,
教會孩子自己動手吃飯,
能讓父母省不少心。
江寶吃飯的時候,嘴裡總是說個不停。
不是問問題,就是纏著大人給他講故事。
這個時候,我們總會生氣地說:
“別說話,吃飯的時候不能說話。”
有一次,江寶問了一句:
“那你們吃飯的時候為什麼能聊天?”
江寶的爺爺說:
“大人在聊重要的事情。”
江寶說:“我也在聊重要的事情。”
孩子不懂什麼是重要的事情,
什麼是不重要的事情。
又或許,對他來說,
吃飯的時候講故事,就是重要的事情。
為什麼大人可以說話,而他不可以?
我們不知不覺當中,就掉進了“雙標”的陷阱。
我們總是告訴孩子,
這個可以做,那個不能做,
你應該這樣做,那麼做是不對的。
卻從來沒有以身作則,
用同樣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我仔細回憶了一下,
江寶是從來不會偷偷去看電視的。
因為從他出生到現在,
除了偶爾會給他看一兩次《小豬佩奇》之外,
我們從來沒有開過電視機。
大人對電視不感興趣,
孩子自然也不會太感興趣。
即便是看《小豬佩奇》,我們也會嚴格控制時間。
每次只看兩集,每集只有五分鐘多一點。
所以,江寶對電視基本無感。
可是,
他對手機卻有著極大的興趣。
我特別反感江寶看手機,
所以每當他拿起大人的手機,
我就會迅速搶過來,並且嚴厲地告訴他,
不能動大人的手機。
但是,我自己卻忽略了一個問題。
每次吃完飯,爺爺奶奶一人抱一個手機,
玩的不亦樂乎。
不管他們是在重新整理聞,還是刷微博,
哪怕是真的有急事,
比如回覆單位領導的重要資訊。
可孩子並不懂啊,
他只知道你們一邊告訴他不能玩手機,
一邊抱著手機玩的不亦樂乎。
依孩子好奇的天性,
他怎麼可能乖乖聽你的話不去看手機呢?
他當然會趁你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去看你的手機,
看看這個黑乎乎的板磚為什麼會讓大人們愛不釋手。
父母在對孩子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的時候,
也應該反思一下,
自己是不是能夠做到自己提出的這些“要求”。
父母是孩子最開始學習的標杆,
如果孩子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也請我們反思一下自己,
問題是不是出在了我們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