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果果看到了一則影片,影片裡的小孩聲嘶力竭的吼道:“你先放下棍子,用手打就好,你沒看到我在發抖嗎?”
看完先是覺得好笑,在這樣的情境下,小朋友還能保持條理清晰,鎮定談判,確實挺逗,但是笑過就有點悲從中來,他在發抖,害怕到發抖。
不知道有多少家長因為怒火中燒打罵過孩子,也不知道有多少家長於無形之中對孩子施加諸如“你怎麼這麼笨”“你怎麼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我不管你了”“丟人”之類的語言暴力。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棍棒式教育這種最常見的打罵式教育,或者更寬泛點,暴力教育。
中國有句古話棍棒之下出孝子,打罵孩子好像特別正常,這種被冠以嚴苛之名的教育方式,被普遍認可,隨之衍生出來的是“嚴師出高徒”“不打不成材”等等。
父母們堅信,這種教育方式下的孩子會更懂事,更有責任心,打罵之後,孩子就能記住不再犯錯,然而事實卻是,棍棒之下出不了真孝子,父母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才可以。
棍棒之下出孝子其實是誤傳下來的,這句俗語出自韓非子《慎子·知忠》,原句是“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聖君之下”,翻譯過來就是孝子不出生在慈父家中,忠臣不在明君之下,這麼看來,貌似有點道理。
但這是斷章取義,《慎子·知忠》原文節選如下:父有良子而舜放瞽叟。桀有忠臣而過盈天下。然則孝子不生慈父之家。而忠臣不生聖君之下。故明主之使其臣也。忠不得過職。而職不得過官。是以過修於身。而下不敢以善驕矜守職之吏。人務其治。而莫敢淫偷其事。官正以敬其業。和順以事其上。如此。則至治已。
根據原文理解,應該是:賢明的君主使用臣子,使臣下盡忠而不越過自己的職權,使臣下盡職而不越過職責範圍。君主有了過失自己加以修正,在下面的臣子就不敢驕傲自大,君主一定要起表率作用。君臣如此,父子也是如此。
而嚴師出高徒,也是說教學的嚴謹嚴格,並不是一味地依靠體罰這個輔助手段教育學生,不打不成材更是荒謬至極,所以不要再用暴力完成教育了,這個方式並沒有比言語引導更加有效,更加清楚明瞭。相反,它只能讓父母宣洩此刻的怒氣,給孩子帶來不可磨滅的傷害。
真正有用的棍棒教育,不是那根棍棒,是規定、準則與獎罰。它不只是孩子犯錯後的教導方式,而是貫穿孩子整個成長階段的方式。透過這個準則及獎罰形式告誡孩子,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正確的處理方法是什麼樣,下次遇到同類問題該怎麼做等等。如此,才是行之有效的。
此外,棍棒教育多少都會掛鉤語言暴力,一句脫口而出的罵語會在孩子心裡生根發芽,不要再披上“為你好”的外衣,施加任何性質的暴力了,你想要什麼樣的孩子,就要做什麼樣的父母。童年時期遭遇過打罵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心理疾病,更敏感,更自卑,也會更懦弱。這些東西看不到摸不著,但是會伴隨一生。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寫過這樣一句話:“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這句話一度引發熱議。誠然,這世界沒有完美的孩子,也沒有完美的父母,我們都是一邊成長一邊修行。
那麼,父母也試著去學習如何教育孩子,如何與孩子平等的相處吧。拒絕暴力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認知改變,孩子並不是家長的附屬品,他們是單獨的個體,在思想上首先要平等起來。父母之愛子,則為其計深遠,希望這個深遠不止是物質層面,多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與精神健康吧。
最後,果果非常理解家長們生氣發怒,這是正常的情緒,只是不要因為暴力教育簡單,就去選擇它。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
1、以身作則,做到謹言慎行,打罵孩子前,先平復幾分鐘。
父母往往都是一時控制不住情緒才會對孩子打罵的,在爆發之前可以先離開犯錯現場,到臥室或者陽臺上深呼吸平復心情,緩衝一下,然後再心平氣和的交談引導。
2、用平等溝通及教導代替暴力教育
樹立平等觀念,平等溝通、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最後引導孩子。很多家長表示,孩子說不聽,只有打才有用,其實,很可能是說的方式有問題,溝通不到位。奇葩說辯手說過這樣一句話——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所以傳達並不等於抵達,怎麼說,什麼情景下說,說話的語氣與氛圍都有影響。
教育並不是發生在犯錯後,行為的規範與引導也並不是在犯錯後那一刻就糾正完成的。等到怒氣漸消,再教導孩子會更好,記得傾聽孩子,問問孩子怎麼想。
3、學會道歉和安慰
道理都懂,但是氣頭上的時候,總會忍不住暴力教育,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學會道歉,並安慰孩子,減少傷害。正式的道歉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愛。
溝通與理解永遠是最好的教育及相處方式,一個平等、包容、尊重、理解、充滿愛的環境就已完成教育的一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