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可能會有這樣的困惑:看了很多教育方面的書,卻依然教育不好孩子;明明為孩子鋪好了路,孩子卻沒有按照自己的預期成長;做事總是拖拖拉拉,這樣下去該如何是好?
在育兒的路上,每位家長都或多或少踩過一些坑。
有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腦在十幾歲的時候就基本發育成熟了,這意味著他們在行為習慣、思維方式和性格特徵等方面,開始慢慢穩固下來。
所以,10歲之前對孩子的成長來說,至關重要,它甚至影響著孩子的一生。作為家長,不能因為怕踩坑,而放任孩子“野蠻生長”。
然而,他也用自己的育兒實踐告訴我們——沒有教不好的孩子。今天我要帶大家解讀的就是由錢兒爸和錢兒媽共同編著的《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這本書。
錢兒爸,本名韓濤,語言藝術家,兩獲“金鷹獎”,兩獲“五個一工程”獎,曾解說數百部國內經典紀錄片。錢兒媽,本名白雁飛,中英文雙碩士學歷,英文紀錄片專業翻譯,專注兒童雙語啟蒙與教育十多年。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這本書聚焦他們10歲兒子的成長經歷,二人首次聯合分享如何幫助孩子邁過學習和生活中的一些坎兒,從而養成精神上鬆弛不緊繃,情緒上積極努力、容易溝通的正向性格。
和大多數父母一樣,他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走過彎路,遇到過不少的“坑”,然而,這些坑後來都被他們一一填平了,孩子擁有陽光的心態,感恩父母,有主見,知上進。這本書,便是二人育兒經驗的總結,相信讀完之後您一定會有所收穫。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並沒有教育萬全法
作為父母,無論有多努力,終其一生,也只是參與了孩子的成長而已,並不能代替孩子的成長。
每一個孩都是特殊的個體,古人講,因材施教,就是因為孩子的性格特徵千差萬別。而且孩子遇到的問題也是多種多樣,並沒有一種標準的教育方法,而是需要父母根據孩子的真實情況不斷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錢兒爸是一個做事原則性很強的人,他做事的原則就是“不解釋”,做錯事就道歉,做好事也不居功,因為他覺得解釋一點兒用都沒有,錢兒也像他一樣。
一次,錢兒丟了語文袋,大概裡邊都是重要的學習用品吧。同時他的羽絨服也不知所蹤,他穿著單薄的校服,在學校找了半天,什麼也沒有找到。坐校車回到家後,錢兒爸和錢兒媽立刻帶他開車去學校,在教室裡繼續找,還是沒有找到。中途還遇到了副校長,可以作為他們沒有撒謊的證據。
可是這些,在老師問到錢兒時,錢兒隻字未提,因為他認為反正已經錯了,沒有必要解釋,所以老師在給錢兒媽打電話時,顯得很生氣,而在錢兒媽將他們尋找語文袋的經過告訴老師時,老師語氣才有所緩和。
於是錢兒媽告訴錢兒,在跟老師講丟語文袋這個結果的同時,也應該告訴老師他們後續努力尋找的過程,雖然結果一樣,但態度是不同的。
我們面對的世界很複雜,無法用統一的原則去衡量,所以還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給孩子遇到事情不鑽牛角尖,靈活處理或許更為重要。包括課程學習方面也是如此。
常常聽到一些教育專家說,學習不能死記硬背,然而,錢兒媽卻用背誦的方法讓閨蜜的女兒在英語學習上取得了飛速的進步,並且學習興趣大增,也讓錢兒一直保持著良好的英語學習勢頭。
當然,錢兒媽所說的背誦並不像我們理解的那樣簡單,而是綜合了合適時機、合適方式、合適內容和難度前提下的背誦。
錢兒媽認為,背誦是一種階段性的學習方法,只需要有選擇地背誦幾個篇目就可以了,並不是在整個學習階段將背誦作為一種常態。
背誦也不是人人都適合,對於英語啟蒙階段的孩子、總結能力強的孩子和記憶不敏感的孩子,不必強求。
背誦的內容要有趣味性,難度不要太大,甚至可以略低於孩子現有的水平,以便孩子能夠順利堅持下來。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學再多的教育知識也需要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加以運用,才能夠收到好的效果。
該在孩子身上投入的,一點兒都不能少
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當中,孩子總是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作為父母,主動去發現問題,並且幫助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本身就是在幫助孩子成長。因此,陪伴、督促、溝通、引導,必不可少。
錢兒爸錢兒媽在陪孩子旅行的過程中,拓寬了孩子的視野,增強了孩子好奇心,激發了孩子興趣點。錢兒就是在去了一趟科技館之後,對科普書的興趣大增。七八趟行程之後,由一個寧願在家抱著書讀的小“宅”男,變成了去哪兒都帶著十萬個為什麼的小好奇。
堅持高質量的陪伴,孩子的成長父母們一定能夠看得見。
有一次從美國回來後,因為倒時差,錢兒媽給錢兒安排的事情很少。玩兒的時間一多,錢兒就有些懶散,不想去上鋼琴課,很固執,並且哭了起來。錢兒媽沒有由著孩子,告訴他即便不學也得上完當天的課,堅決帶孩子出了門。果然,一坐到鋼琴前,彈下第一個音符時,錢兒又“滿血復活”了,下課後還跟媽媽道了歉。
長期做一件事情,成年人況且有懈怠的時候,更何況是孩子呢?這個時候,父母的督促就顯得非常必要。
有時候,孩子會讓父母很是生氣,這個時候,父母千萬不要賭氣。錢兒爸有一次送錢兒上滑冰課,到了冰場後,錢兒突然說不想滑了。錢兒爸很生氣,讓孩子自己考慮清楚,可是錢兒表示考慮清楚了,立刻要往回走。
錢兒爸忽然反應過來,他告訴孩子,今天的課是跟老師早就約好的,不能失信於人,如果真不想上了,就自己告訴老師這個想法,他再跟老師溝通後續的事,先專心上好最後一節課。
錢兒在上課時,開始還沒精打采的,不一會兒,便生龍活虎起來。結果可想而知,他並沒有告訴老師他不想滑了,他想繼續。
積極的溝通和引導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錢兒爸和孩子賭氣,帶孩子回家,也許孩子就真的放棄了。
除此之外,錢兒爸和錢兒媽還認為,給孩子傳遞積極的人生觀也是必不可少的。他們會讓錢兒透過做家務、帶妹妹掙取零花錢,培養他的金錢觀、消費觀和理財觀念。他們尊重妹妹的審美選擇,寧可開著空調,也要滿足妹妹穿公主裙的要求,保護女兒的愛美之心。他們透過日常的督促讓錢兒懂得,要永遠保持進取心,認真學習,不輕易放棄。
當然,他們也會給孩子一定的寬容和妥協,並不會讓孩子處於長期的緊張和壓力之中。當他們發現錢兒寫作業偷偷畫小人兒,或是藏著漫畫書看時,只是不厭其煩地發現一次就提醒一次,並不責備他。當孩子說他只是控制不住自己時,錢兒媽告訴他, 這沒關係,不過分就好,還會讓他先看上一會兒漫畫書再寫作業。
該堅持的時候一定要堅持,該寬容的時候也要寬容,即使是為孩子好,也要照顧孩子的心理。
尊重孩子意願,順勢而為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思是,不到學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時,先不要去開導他;不到學生心裡明白,卻又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時,也不要去啟發他。
錢兒學滑冰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了,也曾參加比賽領過獎,如果繼續學下去,他可能會越來越棒。錢兒爸和錢兒媽一直有個觀點:孩子在達到專業領域入門前,是沒有資格談喜歡或不喜歡的。
如今,孩子已經入門,是該讓孩子做出選擇了。哪知,孩子的選擇竟然是不學,理由是他不喜歡滑冰,無論錢兒媽怎樣誘導,錢兒就是不想學。錢兒媽開始反思,孩子這些年只是在服從她的安排,這樣的堅持,最終扼殺了孩子對滑冰的熱情和喜歡,把滑冰變成了他深惡痛絕的一件事。
停課兩年後,錢兒發現學校里人人都有體育特長,覺得自己也應該有一項,於是,重新選擇了滑冰。這次是他發自內心的“自省”,意識到了滑冰對自己的重要性,是真正的迴歸初心。雖然教練說他已經錯過了學滑冰的最佳機會,但是錢兒爸錢兒媽認為,他們本沒有打算讓他走專業的道路,只是培養一項興趣與專長,這就夠了。重要的是,孩子的這次迴歸,讓他學起來是心情愉快的。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用心觀察孩子的話,總會發現一些特殊的時刻,或者可以叫作“孩子的時間表。比如,你會發現兩三歲的孩子在某一天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或是某一段時間對畫畫特別感興趣,這些特殊時刻,就需要父母做出積極的反饋,順勢而為,讓孩子找到信心,永遠保持探索和進取的熱情,否則,會拖了孩子成長的後腿。
言傳身教永遠是最好的家教
錢兒爸錢兒媽認為,家長的自律和潔身自好,會讓孩子變得自信、積極、正面,反之,如果家長對人對已雙重標準,嚴於律人,寬以待已,則會讓孩子變得自卑、消極、負面。
錢兒媽的心態比較好,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急得火燒眉毛的事,也能內心淡定地捱到最後一刻。”錢兒也耳濡目染地學會了她的不緊不慢。
一次去便利店打印表格,印表機出了點問題,導致需要等幾分鐘。同時要打印表格的另外一位媽媽沒好氣地跟店員發牢騷,她的孩子則不耐煩地一個勁兒地衝她發脾氣,樣子跟他的媽媽如出一轍。
相反,錢兒則比較淡定,還化解了這個孩子的焦躁情緒,兩人玩兒得很開心,以致印表機搞定之後,原本一直催媽媽走的這個孩子,非要留下跟錢兒再玩一會兒。
大概,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首先要做好榜樣吧!
所以,如果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家長可以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平時也有這樣的壞習慣。如果孩子滿嘴髒話,是不是自己和別人說話時也有這樣的毛病呢!
有時家長會給孩子提很多要求,而自己卻做不到,比如讓孩子每天晚上刷牙,自己卻經常不刷,這會讓孩子抓住“小辮子。”如果你是一位家長,將做何感想呢?錢兒爸非常珍惜被孩子抓住“小辮子”的時刻,甚至故意露出“小辮子”給孩子們抓到,讓他們知道,大人的自律不見得比孩子強。
這樣做是為了不給孩子產生錯覺,以免讓他覺得大人可以肆意妄為。
當孩子來到這個世上時,父母都給予了厚望,也許並不一定奢求他能夠出人投地,但一定都希望他健健康康,擁有良好的心態,積極的進取心。
然而,在育兒的路上,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導致很多家長陷入焦慮之中,甚至實行“散養”,認為孩子管和不管一個樣,還不如撒手得好。
須知,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便沒有彌補的機會。
每個孩子都像天上的星星一樣,與眾不同,有自己的閃光點。
如果認為自己的孩子不夠好,唯一的原因可能就是,父母不夠重視,不願意去觀察孩子,瞭解孩子,沒有足夠的耐心,不願和孩子積極溝通,並幫助孩子。
當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將我們壓得喘不過氣,以致忽略了孩子的成長時,請閉上疲憊的雙眼,回憶一下我們初為父母時的歡喜!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