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很多家長早上叫孩子起床時,特別頭疼,經常孩子遲到,家長也遲到。

今天分享三個常見誤區。

第一個誤區,大聲

其實小聲叫孩子起床比大聲叫孩子起床更有效率。

如果父母可以溫柔的、輕輕的走到孩子身邊,輕微觸碰或晃動一下孩子的身體,確認孩子醒了以後,小聲的說“寶貝兒,起床吧”,會發現這樣孩子更容易醒過來,並且心情是愉悅的。

但如果父母大聲的喊道“起床了,起床了,再不起床就遲到了!”就很可能致使孩子出現煩躁的心情,最後就算起來了,也會在各種事情上故意與家長對著幹。

第二個誤區,多次重複叫。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們自己小時候的鬧鐘鈴聲,如果我們不起床,鬧鐘會一直不停的叫,如果我們想10分鐘以後再起床必須要意識稍微清醒一下進行手動調錶。

但現在的手機鬧鐘可不這樣,每過10分鐘就會自動提醒,所以人們在每個10分鐘內都可以睡得很沉,不容易醒過來。

顯然,家長在叫孩子起床時就類似承擔了手機鬧鐘的角色,孩子認為“反正爸爸/媽媽會叫我的”,於是睡得更沉了。

第三個誤區,提前叫。

我老公就幹過這樣的事兒,本來6:30叫孩子起床,7:15出門,非常好,但因為孩子總是7:20出門,於是有一天他故意6:00就叫孩子起床了。

結果沒想到這天孩子還是7:20出門。

為什麼?

因為孩子覺得:反正起來得早,還有很多時間可以乾點這個、乾點那個,最後反而更沒有效率了。

5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培養孩子逆商非要做“虎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