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近年關,家家戶戶都在打掃房間、張燈結綵、準備年貨,爸爸媽媽們為了過年都忙得不亦樂乎。
孩子們也沒閒著,有和小夥伴很長時間沒見面了,在一起玩鬧的,也有懂事地幫父母一起做點家務的。
孩子們幫不幫忙的倒無所謂,最欣慰的就是孩子待在自己身邊,一家子其樂融融的過春節,父母一年來的心酸、勞累都化作烏有,最開心幸福的事莫過於此。
其實,生活中許多孩子不經意的行為,也能讓為人父母的感動落淚,我們來回顧下2020年那些懂事的孩子讓父母感動的溫暖瞬間吧!
01禮輕情意深
安徽亳州的一個五歲的小女孩滿心歡喜地走到媽媽面前,從自己的小包包裡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條“金項鍊”說:媽媽,這是送給你的新年禮物,就是這個樣子!媽媽接過禮物問這多少錢,孩子伸出一根手指頭略顯得意地說“一塊錢”。
原來媽媽前幾天隨口說了一句“想要一條金項鍊”被孩子牢牢記在心裡,小女孩今天有機會和爸爸去了兩元店,用自己的零花錢給媽媽買了一條“金項鍊”,還給媽媽精心挑選了一盆小紅花作為新年禮物。
看著媽媽得到禮物後會心地笑了,女孩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這是何等天真無邪。
雖然孩子的禮物微不足道,但是在媽媽心裡,這份禮物讓她心裡暖暖的。
02貼心小棉襖
山東菏澤的一所醫院裡,一位懷胎十月的媽媽待產,9歲的大女兒大半夜地抱著棉被,坐在產房門口等著媽媽出來。
因為晚上溫度很低,細心的護士長勸她回房間等候,但她始終堅持待在那裡,“我要等我媽媽,天冷了我害怕我媽媽冷,我把被子暖熱了,媽媽出來就不會冷了。”
冬日的夜雖然寒冷刺骨,但暖暖的心卻是熱乎乎的!
03小小男子漢
地鐵裡,辛苦勞累一天的媽媽實在是太困了,小男孩站起來給媽媽坐,並讓其靠在自己的肩膀上睡著。
小男孩的個子雖然不高,但始終踮起的腳使右手能把扶手抓牢,盡力保持媽媽身體不晃動而不影響睡覺;歲數雖然不大,但挺起的身板足以支撐媽媽靠在自己的肩頭。
小小的男子漢,全程用小小的身軀呵護著媽媽,體貼又有擔當,媽媽睡得很踏實也很安心。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路。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畢淑敏
孩子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可能有點難,但讓孩子懂得體貼父母、感恩他人,其實是可以透過用心的教育陪伴來實現的。
*營造互敬互愛氛圍。
在友善關愛的環境中,薰陶孩子感恩的心,潛移默化地傳承優良傳統。
*引導孩子學會分享。
利用家庭活動時間,做分享水果、分享玩具的遊戲,讓孩子感受到分享與被分享的快樂。
*鼓勵孩子參與勞動。
明白來之不易的道理才能理解父母的艱辛,所以,讓孩子多參與勞動,糾正孩子處處依賴父母、不珍惜勞動成果的思想,使孩子從覺得父母做的“理所當然”逐漸轉變為體諒父母、心疼父母到感恩父母。
結束語:
莫言說,在教育方面,很大程度上,是家長的態度決定了下一代的認知感和幸福感,而不是他們有多高的認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