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鏡子練習第8天:愛你的內在小孩

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她就是內在小孩。

當我們鬧情緒、耍脾氣的時候,我們總是被斥責:怎麼像個孩子。其實別人說的沒有錯,那時候的我們被某個開關,啟動了內在小孩的模式,我們回到那個孩子的世界裡。

這個長不大的內在小孩,可能停留在4、5歲,這是最天真最美好年紀,也是對外界開始產生信念的階段。這階段的孩子,是最好的模仿者,卻不是個最好的理解者。小時候有鬧情緒或犯了錯,總是要被大人數落,慢慢的這個孩子覺得自己是個不被愛人。只有不做錯事,沒有情緒的時候,才值得被愛,被認可。於是,我們開始迴避和拒絕內在孩子的聲音,不敢有情緒,不敢犯錯。然而,錯誤和情緒都是難免的。越是逃避和拒絕,情緒只會像冰山一點點沉積在心底。長大後,當情緒的開關被觸發,就很容易爆發。

以前在我看來,內在小孩是個縹緲的存在,是我們的主觀臆想。然而,有一段時間,讓我改變了這個想法。

大寶三歲前,還沒有小寶,我們為了讓孩子能夠學會獨立,吃飯上一直期待孩子能自己乖乖獨立吃飯。當遇到孩子吃飯鬧情緒的時候,我們並沒有耐心去哄孩子,哪怕很不情願、哭著,也要自己把飯吃完。

小寶出生後,每次看到我們在喂小寶,大寶吵著也要喂她,不喂就開始鬧情緒。不久後她出現了一個假想的妹妹,每次吃飯,她都化身為只有幾個月,比小寶弟弟還小的妹妹。她總說妹妹還很小,還不會自己吃飯,需要爸爸媽媽喂。她最初描繪的這個妹妹,我們只是以為孩子豐富的想象力,也沒多加理會。

然而,有一天從幼兒園接大寶回來,路上和她聊天,她說妹妹今天和她一起去上幼兒園了,可是午睡起來找不到妹妹了,去廁所找,也找不到,她說她很難過,問我怎麼辦?我當時就隨口問她,你問過老師了嗎?大寶有些失望的看著我,說可是如果我跟老師說,老師批評我,你哪裡有妹妹呀,那怎麼辦呢?

那一刻,突然倒吸一口冷氣,這個她每天假想的妹妹,是她小時候希望自己的樣子。她希望爸爸媽媽可以像這個妹妹一樣,對她沒有那麼高的要求,不愛吃飯的時候,也不會批評,想讓爸爸媽媽餵飯的時候,爸爸媽媽能滿足自己。可是,以前這些,她都得不到。當意識到對孩子過高的期待,並開始更多去關注孩子,給她更多的愛後。一段時間後,這個假想的妹妹不見了,孩子吃飯的時候,也沒有了挑食和吃飯拖延。

那之後,也讓我知道,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內在孩子。

今天開始學習愛你的內在小孩,請說出這個肯定句:“我願意去愛,去接納我的內在小孩。親愛的,我愛你,我在這裡陪你,你很安全。”重複這個肯定句。

有個長不大的孩子,一直住在你心裡,讓我們好好愛我們的內在孩子,陪著她、愛她,給她安全。

5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寶寶第一次坐地鐵—每日覆盤0206(21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