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出現以來,大人和孩子都享受到超長假期。宅在家中,熊孩子們卻狀況百出,讓家長操碎了心。
決明子進入耳道深處
2月初,長春市兒童醫院眼耳鼻喉科門診,接診了一位四歲的小男孩。進入診室以後,媽媽焦急地說,孩子自己說把東西放進左耳,家長自行檢查耳道沒有看清異物,但是她回憶說,孩子前幾天有玩決明子的情況。經醫生用電耳鏡檢查,孩子左側耳道深部有黑色粒狀異物,位置接近鼓膜。醫生與家長溝通,耳道異物的位置深,孩子配合度欠佳,不能採取常規異物鉤取的方法,否則會產生耳道及鼓膜損傷的併發症。全麻下異物取出術是最安全有效,但是費用相對較多和有全麻風險等因素。
綜合以上,醫生考慮,嘗試用耳道沖洗的辦法,通過用液體在耳道內流動,把異物沖洗出來。徵得家長同意後,行外耳道沖洗,很快就從左耳中沖洗出一顆決明子。患兒免受全麻的手術的風險,安全順利取出耳道異物。
黃豆粒塞進鼻孔內
2月末,長春市兒童醫院眼耳鼻喉科門診有一位21月的小男孩就診。媽媽說,前一天晚上,孩子抓黃豆玩時,把一顆黃豆塞進鼻子裡。家長嘗試取出過程中,孩子哭鬧劇烈,反而把異物吸進更深的位置。
經檢查,黃豆已經進入到鼻腔深部達到下鼻甲中後側。醫生與家長溝通好鼻腔異物取出術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以及如何固定患兒。在直視下,用異物鉤從異物與鼻腔空隙處越過,到達異物後側,往回一拉,黃豆安全順利地取出來了。
還好,黃豆在鼻腔內時間比較短,取的過程中沒出血。
每天都有2-6例
疫情出現以來,耳道、鼻腔、咽部異物的情況有所增加。2月份眼耳鼻喉科因異物為主述就診的小患者每天都有2-6例。
而且異物的種類繁多。耳道及鼻腔異物常見有植物種子,比如豌豆、黃豆、玉米粒等;還有小玩具,比如玻璃球、鋼珠、小型玩具零件等;咽部異物常見有魚刺、雞骨,還有瓜子皮等。
整理好小物件 多留意孩子
有的家長能及時發現孩子把異物放入鼻腔耳道,可以及時就醫,還有一部分患兒沒有異物史,是由於鼻塞、鼻腔分泌物及鼻腔異味或者聽力下降、耳痛等原因來眼耳鼻喉科就診。
異物的長期存留會導致區域性炎症,植物性異物經過分泌物浸泡會增長,為異物取出增加難度和風險。在異物取出過程中,可引起區域性面板黏膜破潰、感染,鼓膜穿孔等併發症,或者鼻腔異物從後鼻孔進入呼吸道形成窒息或者氣管異物。
李莉萍提醒,孩子們宅在家的這段時間裡,家長一定整理好家中的小物品,同時留心觀察孩子,發現異常,儘快到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