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近些年來,二胎政策開放,有不少家長興沖沖地就加入了生二胎的隊伍。

一開始勢頭還算不錯,寶寶畢竟是非常可愛的小傢伙,就像我們平時喜歡的小貓小狗,看到他們就覺得非常快樂。但是隨著家長們把孩子慢慢養大,一些生二胎時考慮不周而帶來的負面影響漸漸凸顯。

面對著越來越多的人"唱衰"二胎,最近一些"奇特"的生二胎案例,又讓更多的人認為生二胎不好,最好別生。

去年,山東棗莊有一位67歲老人生孩子的事情引起了轟動,一時間引起了網路熱議。

但你以為這樣的事情是絕無僅有的嗎?錯了。美國有一對老夫妻,因為兒女長大後寂寞,就打了一千多次催卵針為了生孩子;印度有一位70歲的老人生孩子,堪稱是世界最老的產婦……

我們很多人在聽到這樣的事件時,第一印象是比較吃驚,然後覺得這麼大年齡還能生孩子很厲害,會送上自己的祝福。

但實際上這類群體在生育孩子的時候,並沒有很好地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將所有的問題都向好的一面去考慮,得出的結論自然就很片面了。

我們作為一般的父母,有想要生二胎的計劃時,也一定要將年齡問題考慮進去,不要太過沖動,從育兒心理方面來講,想要成功教育出一個好孩子的高齡父母,需要做到以下3點。

1. 已經養大了孩子的家庭,要更加尊重大孩的內心想法

我們現在比較常見的高齡生娃的情況是,家長會在孩子上大學之後感覺到孩子不在身邊很寂寞,因而選擇再生一個陪陪自己。

我認為這種生育意願的出發點就是不好的,家長生孩子的主要目的是"陪自己",只是因為喜歡看到孩子依靠著自己罷了,並沒有慎重地對待生育。

現今的教育理念都在提倡尊重孩子自身,尊重每一個孩子作為人的基本價值,要懂得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不是家長的附屬品,更不能成為家長的玩具。

這種"寂寞需要孩子陪伴"的生育意圖雖然符合我們一般人的價值觀,但是並不利於培養孩子成長。

我的建議是:即使家長"想要孩子陪"是生二胎的出發點,但在這之後也要認真考慮到家裡大孩子的想法和態度,更要考慮到家庭的經濟狀況。

不要想著等大孩子畢業工作之後賺錢養二寶,這種做法首先就是將大孩子當做了"工具人",是非常不尊重他的行為。

每個人的看法和喜好不同,如果大孩子強烈表示厭惡、抗拒,也不要勉強,更不要指責他們。作為家長如果我們對自己養育二寶非常有自信,那就用實際行動向孩子表示自己的信心。

我們現實中很多家長在和大孩子商量生二寶的時候,都像是"一時衝動",當面對大孩子提出的種種現實的問題時,總是想著回答,甚至有"想一出是一出"的嫌疑,有很多家長甚至直言"先跟你商量看",或者是拿出一些明顯不具備足夠可行性的方案來。

這樣的溝通方式,才正是讓很多孩子堅決抗議父母生二胎的主要原因。

2. 傳統觀念"老來得子"不一定是好事,直面現實

高齡父母生孩子,要面對的問題眾多。我們都知道,高齡產婦懷孕會面臨很多可能會發生的危險,比如內臟受擠壓、血壓升高、腰椎受損等等。年齡大的人身體的恢復能力原本就不如年輕人,更別提是生孩子這種"高危"行為呢?

孩子抗拒自己的父母高齡再生育,也是因為害怕母親身體出問題,原本可以安享晚年,卻有可能要服用大把的藥物,甚至還會有其他病症早早出現。

如果母親因為生育二寶而導致出現一系列疾病,對於兩個孩子之間的感情也有可能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我們的傳統觀念中,把"老來得子"當做人生一大喜事,但實際上這是因為我們古時候醫療水平不發達,人均壽命短,在古代,35-40就已經算是老年人了,因此這個年齡段生育孩子就算是"老來得子"。

而我們現實中一些高齡產婦,選擇在50歲、60歲生孩子,這顯然並不是一件單純值得慶祝的事情,我們更應該擔心第二個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

3. 養育孩子是父母的首要責任,不要亂甩鍋

高齡生育近些年來鬧得沸沸揚揚,主要是因為一些父母生下孩子之後,持一種"耍賴"的心態。

他們逼著自己的大孩子負起養育孩子的責任,而實際上大孩子可能剛剛大學畢業,自己養活自己都還是個未知數,於是有不少人對於這類家長非常厭惡。

中國法律的相關規定認為,成年子女對於未成年子女有一定的扶養義務,而並非作為監護人來撫養孩子,想要逼著大孩子養二寶的家長可以省省了。

與此同時,我也希望各位高齡生娃的家長明白一個道理:父母的身份並不是一個物件,一旦將監護責任"甩鍋"給大孩子,那麼二寶對於父母的崇敬和孝順自然也會下降。

孩子的內心是純粹的,猶如一張白紙,他們在小的時候一般會用簡單的邏輯去評判事物,如果父母不考慮到孩子的成長和家庭教育等諸多因素,只是覺得"養孩子好玩",那麼孩子從內心深處也會對父母產生隔閡。

4.養育孩子並不簡單,高齡父母應當認清自身的能力

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應當在生育二寶之前,先審視自身的能力,不光是經濟能力,還有教育孩子的能力,從教育大寶的經驗中吸取教訓,學習如何與孩子交流,還可以多問問大寶的意見。

有不少家長對於教育孩子持一種"順其自然"的態度,常常認為"兒孫自有兒孫福",但這樣做的前提,是身為家長為孩子做出了好的榜樣,將自己應當進行的家庭教育付出實踐,而並不是從一開始就做"甩手掌櫃",把孩子"湊合"著養。

我們不能有限寄希望於他人的善意,單憑一句"還是好人多",就把孩子生出來。

作為父母要將孩子教育成一個優秀的人,懂得辨別生活中的是非對錯,懂得保護自己,才有能力成為更加優秀的人,為社會做出貢獻。

試想一下,如果高齡父母生出孩子之後,卻沒有能力將孩子養育至成年,甚至早早就生病臥床,以及父母觀念陳舊、跟不上時代,也不懂得教育心理學,和孩子很難溝通,這個孩子很難說不會變得比一般孩子更加叛逆。

這樣一個孩子,長大成人之後進入社會,他首先自身就很難被判斷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甚至很有可能因為自身的種種缺陷遭人白眼。

那這個時候作為家長的,總不能寄希望於"社會上好人多",然後期望大家去憐憫這個"招人討厭"的孩子吧。

另外,在憐憫和施捨中長大的孩子,如果他自身沒有受到很好的道德教育,也有可能成為"白眼狼",不懂得感恩,反而成為"伸手黨",習慣於依附別人而活。

如果到了這個地步,年邁的家長還能說這樣的孩子是"難得的緣分"嗎?

因此,高齡老人如果想要養育孩子,一定要在各方面做好準備,無論是家庭的經濟情況還是對於教育孩子所需要掌握的知識,都要提前做好準備。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齊齊哈爾關注」「科普」哪些情況表示孕婦要臨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