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比如帶著孩子在遊樂場玩,本來孩子們在一起玩得挺開心的,沒過一會兒自己的孩子就跑過來說:“那個哥哥打我!”家長們面對孩子們的申訴,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迴應才好。

有的家長說:“那你就不要跟打你的哥哥在一起玩了啊!”

有的人會說:“他打你,你就打回去啊!怎麼這麼沒用?”

還有會說:“你告訴哥哥打人是不對的,你自己去溝通啊!跟我講有什麼用!”

以上這些處理方式還算是理智的,家長沒有真正去介入孩子之間。可是,有一些家長比較衝動,不能允許自己的孩子吃一點虧,在孩子哭訴後,覺得自己孩子受了天大的委屈,就立馬去“教訓”欺負自己家娃的孩子,有時候雙方家長激動起來,小孩子之間的衝突可能會引發成人之間的暴力事件,這類新聞比比皆是。所以,正確認識孩子“告狀”的行為,以及科學處理小孩子之間的糾紛是每個家長都應該重視的。

孩子愛告狀,彷彿是與生俱來的本事?

孩子們都會向父母告狀,就像是與生俱來的一種本領。比如哥哥搶了我的玩具,妹妹摔壞了我的遊戲機,姐姐吃了我的零食......,這些話不用人教,孩子們就能夠主動的向父母表達出來。在學校裡也有一些孩子熱衷於向老師打小報告,不管大事小事,也不管是不是與自己有關,都喜歡去告訴長輩或是老師。雖然告狀和打小報告這些都是孩子們自發的行為,但是孩子這種行為的初衷卻不盡相同,需要家長去認真地甄別。

有些情況,孩子告狀是在詢問大人的意見,比如妹妹看到哥哥在看動畫片,她自己也想看,但是呢想到媽媽之前說過不能經常看電視會壞眼睛,於是就跑到媽媽跟前告狀說:哥哥在看動畫片。如果這時候媽媽說沒關係,可以看一會兒,那她就可以和哥哥一起看了,如果這時候媽媽去批評了哥哥,就證明現在不能看電視。還有的孩子是希望藉助家長的權威來解決小朋友之間的糾紛,比如一群孩子在一起玩耍時,總有一些大孩子會霸佔一些遊樂設施,或者會欺負小一點的孩子,這時候孩子自己沒有能力去解決,就會跑來父母這裡告狀控訴大孩子的一些不合理行為。

面對孩子的告狀,父母常有哪些誤區?

不少家長會偏執地認為小孩子告狀都是不好的行為,會不分青紅皂白地訓斥孩子,讓孩子不要再有類似的舉動。其實孩子告狀也是與家長交流溝通的一種方式,如果家長不仔細體察孩子的動因就武斷地否定孩子的行為,會讓孩子逐漸喪失對家長的信賴感,久而久之孩子就不願意和父母溝通交流了。有的家長在孩子來告狀後就粗暴地介入孩子們的紛爭當中,甚至出手打對方的孩子。孩子畢竟是孩子,家長的暴力參與就會讓原本簡單的事情變得複雜,也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好的影響。

還有一些家長對孩子告狀的問題消極對待,孩子能來告狀,肯定是發現了問題,期盼家長能夠有一個權威的解決方法,這個時候的孩子是抱有一定期待的,而且孩子本身的承受能力就比較弱,需要家長給予支援,這個時候揠苗助長,把問題全退還給孩子,只會讓問題越來越糟。

科學應對孩子的告狀,父母的開啟方式是什麼?

不論是孩子哪種形式的告狀,家長們都要先了解事實,由事實來分析孩子的告狀的訴求到底合不合理,如果告狀很有道理,家長們一定要及時地肯定孩子做得對的地方,比如遵守老師的規定只拿了兩塊餅乾,這個行為是值得表揚的,但是也要提醒孩子,在發現別人錯誤的同時也需要善於發現別的小朋友的優點,這樣去引導孩子正確的看待他人,讓孩子心理健康發展。

在面對孩子之間搶玩具之類的衝突時,也要先把來龍去脈弄清楚,並不是誰來告狀誰就是弱者,讓孩子分辨清楚到底自己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肯定孩子正義的行為和思想,逐漸養成他們判別是非的能力。在對孩子進行一番心理建設後,孩子會更有底氣去要回自己的玩具解決衝突。孩子之間的矛盾就留給孩子去解決,家長切勿干涉,以免越幫越忙!對於一些心理承受力較差的孩子,受到一點委屈就跑來告訴家長,父母需要耐心地與孩子溝通,教育孩子自己要有一定的承受能力,面對別人的否定不需要太過在意,也不需要經常去告狀,這樣會讓人感到討厭,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為人處世的原則,讓孩子的人格得到健康發展。

總之,家長們面對孩子告狀的時候,自己要先保持冷靜,再穩定孩子的情緒,就事論事,不要遷怒於別人的小孩,也不要一味批評自己的小孩,要學會疏導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建立與人相處的正確方法,教導孩子要懂得原諒別人的過錯,建立孩子和睦共處的人文意識。相信在家長們的耐心教導下,孩子會越來越懂得如何與人相處,不再依賴於向大人告狀了!

8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生活的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