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陪一個朋友一起去城市邊上的農家樂釣魚,一進門院子裡養了兩隻大鵝,出於領地意識一直叫,朋友十歲的兒子拉著她的手說:“媽媽,這兩個鴨子叫的好凶,我害怕!”
當時,聽到孩子的說法,心裡一震!十歲的孩子,分不清鴨子跟鵝?在朋友糾正了她兒子以後,釣魚中,小朋友一直拿著她的手機打遊戲。不一會兒又來了兩家人(家族親戚),帶著兩個小朋友,走過朋友兒子的身邊,看見他在打遊戲(《和平精英》)說到“你也玩這個,來我們加個好友,一會兒一起玩。”另外,兩個小朋友找到各自父母拿到手機後坐在一邊玩了起來,對方父母忙著釣魚,覺得娃娃玩手機,不亂跑,就沒管他們。後瞭解到另外兩個小朋友,一個9歲、一個8歲!
回來後一直在想一個10歲的孩子何以分不清兩種家禽?透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不是書上沒有,孩子也學了,但是,城市裡長大的孩子,很多遠離了土地,一些年輕的父母總覺得城市裡生活比農村好,自己吃苦長大不想讓孩子吃苦。由於現在80、90後的生活壓力大,夫妻兩人都要去掙錢,陪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也越來越缺乏耐心,只要孩子不鬧,怎麼簡單怎麼來。現在的智慧手機、平板電腦,深深的吸引了小朋友。
這不是個例,是很多家長都這樣子,幾歲開始,就沉迷於遊戲裡。突然,想起自己這個80後的童年,那會兒在農村,放學後,認認真真的寫完作業,和同村的小夥伴,一起摔元寶、丟沙袋、彈玻璃球……每天都開心的不得了!見過最嫩的柳樹芽,明白了唐詩裡“碧玉裝成一樹高,萬千垂下綠絲絛”是這麼來的,真的太美;聽過田裡的蛙鳴、早上的雞叫、夏天的蟬鳴、秋天南飛的大雁……
當然生活環境不一樣了,不能要求現在的孩子過成我們那樣子,但是,至少應該讓孩子多去田間地頭、山水之間看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樣子,孩子才能知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是怎樣的美。
不能讓下一代成為真正的“溫室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