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該起床啦!”媽媽叫道。“媽媽,我等會兒再起。”“好吧,那你在再睡十分鐘吧。”可是過了很長時間,小明還是沒有動靜。媽媽有些著急了責備道:“你這個孩子怎麼這麼懶?快起床馬上就遲到了。”媽媽每次讓小明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他總會說等一會兒。小明每次說“等會” 要過很久才會去做,媽媽每天都和小明鬥智鬥勇。這樣的生活狀況讓她非常苦惱,不知道該用什麼辦法阻止小明的“等會”。
很多孩子在做一件事之前都會有拖延的習慣,成年人時常也會出現這樣的行為。各位家長面對這樣的行為時,一般都會指責孩子。教育過程中似乎指責也不會讓孩子知錯,往往迎來的只是一場家庭的爭吵。想要根除孩子的這個語言,就需明白孩子說“等會” 的原因。
一、孩子為什麼會養成說“等會”的習慣?因為不喜歡做這件事情,所以會說“等會”。 小磊每次去上輔導班的時候媽媽都會發現他總是磨磨蹭蹭的,可是面對自己喜歡的事情又顯得非常積極。這個行為媽媽知道了,原來他是不喜歡這件事情才會這麼磨蹭。我們平時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會發現同樣的狀況,這都是由於孩子內心的牴觸。不喜歡的事情大家都不想做,所以自然會說“等會”。
被父母的拖延習慣所影響,總是愛說“等會”。 很多家長在做事情的時候也容易拖拉,孩子的行為都周父母所影響,自然也會學習這種不好的習慣。孩子剛學會穿衣服的時候,行動會比較緩慢,這時候很多父母會進行催促。幼兒組織孩子就討厭這種被催促的感覺,從而對範衣服產生了牴觸心理,所以總會說“等會”。
由於性格的原因,做事情本身就比較緩慢。每個人的個性都是不一樣的,孩子也是如此。有急性子自然也有慢性子,有些孩子天生做事就慢吞吞的。就算面對很著急的事情,他們也是一副從容的樣子。這是一種天性,不會因為父母的催促而改變,家長可以讓孩子早起從而不遲到。
孩子說等會的原因多種多樣,如果是因為不喜歡做這件事情而說的,家長就需要及時正確引導孩子。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結合他的自身情況。如果是因為天生個性的問題,家長也需耐心的等待,過度的催促反而會引起不良的教育效果。不過,很多孩子也存在著做事拖延的習慣,這也是大家口中常常說的“拖延症”。 如果形成這樣的做事習慣,會對孩子以後造成很多不良的影響,家長需重視。
二、拖延症對孩子的壞影響。否定自身能力,形成不自信的心理。孩子在完成學習任務的時候如果經常不守時,自然會讓他覺得自己與別人不同。慢慢的他會形成自卑的心理,也影響了孩子與其他同學的交往。這些不同會讓孩子否定自身的能力,對自己產生質疑。長此以往孩子必然沒辦法積極的面對生活,也會影響他日常的學習。
心情變得越來越焦慮。多嚴重的孩子總是延遲完成學習任務,或者生活中的事務,會造成各種事情的堆積。慢慢的事情越攢越多必然會影響孩子的心情,導致他情緒焦慮。學習上的不優秀也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糟糕,甚至出現了自暴自棄的心理。
變得隨心所欲,不遵守學校社會的規定。有拖延症並不代表做所有事情都拖延,他們只對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有這樣的心理。他們越不喜歡的事情就會做得越晚,然後可能不會再去嘗試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最後就會變得而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這樣的孩子往往沒有責任感,容易不遵守社會或者學校的規定。
拖延症對孩子來說影響是很大的,不光對他們的心理有影響,而且也會造成學習成績差的後果。各位家長一定非常想要讓孩子擺脫這種拖延的習慣,可又苦於沒有辦法。其實大家只需要做好這三個方面,就能夠讓孩子告別“等會”, 成為一個積極的人。
三、三個巧方法,告別“等會”幫孩子了解時間的概念。很多孩子磨蹭是因為不懂得時間的概念,所以最關鍵的就是幫他了解時間。家長可以通過孩子喜歡的小故事,讓他明白時間的珍貴。也可以用他喜歡的故事人物編出一則小故事,幫他正確理解時間。讓孩子磨蹭的時候可以和他坐下來溝通一下,讓他明白拖延到害處。這樣孩子在以後做事情的時候都能夠遵守時間的規定,也會遠離“等會”。
適當的給予孩子獎勵和鼓勵,提起他對一件事的興趣。面對孩子拖延的情況,家長不要進行嚴厲的指責。可以通過鼓勵或者小獎勵的方式,讓他更積極地去做這件事情。例如,“這次穿衣服比以前快多了。”“寶寶,做事情真快呀!”這樣積極的語言能夠讓孩子對不喜歡的事情慢慢感興趣,自然也不會說“等會”了。
讓孩子真真切切體會到拖延的後果。孩子每次遲到家長都會主動送他去學校,這樣並不能讓孩子了解自己拖延的負面影響。事先和他說好,如果遲到看會受到怎樣的批評。和孩子意見達成一致後,每天早上只需要固定提醒孩子一次或者兩次。知道之後也不要心軟,需要按照之前說好的去做。孩子了解到遲到的後果時,必然不會再像以前那樣拖拉了。
教育孩子還需家長多一些耐心和寬容,孩子做錯事情時只需要和他講清道理。平時也可以和孩子的立一些規矩,當孩子犯錯時一定不要通融。只有在理智、有愛的教育下孩子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當孩子犯錯時,你會如何教導他呢?你家孩子是否有拖延的行為,你是如何幫他改正的?可以在下方留言和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