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宋1歲體檢時,在我們前面的是一個一歲半的小女孩,我在門口足足等了半個小時:
孩子的媽媽覺得女兒走路走得不好,要比同齡人更不穩,她認為原因在於外婆帶孩子在外面玩時從不讓她下地。
外婆的看法其實就是大多數長輩的看法,“她還走不穩,容易摔,而且外面太髒,不能讓她自己走。”
而且也像大多數長輩一樣,自己女兒/兒子說得不聽,醫生說的才會聽。
這也是我願意耐心在門口等著的原因,希望醫生能多少幫上點忙。
2
我們家爺爺喜歡抱著孩子,但我們都認為他應該多下地自己玩。奶奶心直口快,每次都會說。有一回奶奶說:你讓他下地,老抱著幹哈?
爺爺生氣了:放下去幹哈?
作為小輩我不好說什麼,但這事卻讓我意識到一個問題,爺爺不知道孩子自由玩耍的意義,也不知道除了抱還有什麼和孩子親密的方式。
什麼時候該抱,什麼時候不該抱?想讓孩子自己玩,可他卻總是要抱抱。
不會走路的時候老要下地,會走了以後反而總要抱。
大人總是搞不清楚為什麼孩子總要人抱。
他都這麼大了,怎麼就不能自己玩呢?
怎麼別人家的孩子就能自己玩得那麼好呢?
如果你有這些問題,那麼我要先反問幾句:
孩子很小的時候有自己玩的時間嗎?
不哭鬧醒來的時候,你有立刻去把他抱起嗎?
他有足夠的自主運動的時間嗎?翻身、爬、站,都是自發不停練習的嗎?
還有,
當他鬧著要抱抱的時候,你是否故意不抱來訓練他自己玩?
從出生開始從來都沒有自己玩的時間(或很少),怎麼能要求他突然就會自己玩呢。
就好像我們都會吐槽的長輩對我們的無理期待,中學大學都不允許談戀愛,一畢業就希望立刻戀愛結婚生子。
在抱怨孩子的各種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反思,是我們的養育方式哪裡出了問題。
其實要不要抱,什麼時候抱,答案很簡單,只要做到一個前提,就是給孩子提供了足夠的自由玩耍和自由運動的機會。其他時候,只要孩子想抱,抱就好了。
就像開篇提到的那個小女孩,外婆在戶外不讓她下地,很明顯就是違背了自由玩耍的原則,剝奪了孩子自由運動的機會,也是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
不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比如什麼叫自由玩耍,什麼叫自由運動,做到什麼程度叫不干預,很多人都不甚瞭解。
我力薦的皮克勒方法,其實真正去學習和實踐的也是寥寥無幾,不過這也正說明我還有繼續寫文章的意義。
自由玩耍的巨大意義剛出生的小嬰兒,幾乎是“長”大人身上的,隨著他們慢慢長大,運動能力發展,他們需要的擁抱會越來越少。
當孩子需要抱的時候,我們要及時響應,但在孩子心情不錯的時候,我們就應該鼓勵他們多自由活動,自主探索。
孩子被抱著的時候,他們是被動的、消極的,想要去哪,想拿什麼,只需要指揮大人就行了。而且控制大人太容易了,只要喊一聲,哭幾下,大人就會乖乖就範。
相反,他們自由活動的時候,是主動的、積極的,想去哪需要自己走(或爬),想要什麼東西需要自己想辦法。
為了拿到書架上的東西,小宋給自己做的“臺階”
在這個過程中,
他們鍛鍊了爬、走等運動能力;
鍛鍊瞭解決問題的思維,比如思考並嘗試“如何拿到那個玩具”;
掌握了因果關係,比如想要拿到一個高處的東西,就需要踮起腳,或者踩在椅子上;
知道想要達到某個目標,就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這也是在培養責任感,他們會逐漸建立起對自己行為負責的意識;
鍛鍊了感知覺能力,為了拿到某個玩具,他可能需要先接觸到不同材質和形狀的東西;
培養了危險意識,走得太快,或是踩在不平穩表面都可能摔倒,需要小心。只有明白危險,才能更好地探索;
提高了專注力,培養了耐心,在成功之前,他可能會失敗非常多次。不要打斷,這就是他們學習的過程;
獲得了“成功”的快樂和滿足,透過自己的努力而達成目標,這是多麼讓人滿足的事。
自由運動和自由玩耍,對孩子的身體和心智成長都有著巨大的意義。
始終記住這一點,對他們來說,運動就是學習,玩就是學習。
寫完上面那一大段自由玩耍的好處,我突然想到各種玩具和早教課程,他們的營銷話術不也就是這些嗎?鍛鍊這培養那,激發這促進那的,其實啊,就玩泥巴我也能寫出這麼多好處,還免費呢。
所以也悄悄地提個醒,不要只看商家的廣告就買買買。
與孩子親密的方式抱雖然是最直觀的和孩子親密的方式,但絕不是唯一的。
在這方面,我們家Jordan很有發言權,他曾經也是隻會抱,不懂陪玩,小宋的拒絕讓他倍感傷心,從此發奮圖強,虛心學習,按照皮克勒方法,很快就收穫了積極的反饋。
現在每次見到爸爸,小宋一邊衝上去一遍瘋狂喊“爸爸”,再鋼鐵的東北漢子也被就地融化了。
有時下班回來餓著肚子,卻被小宋粘著不讓離開,他還笑稱“沒想到這樣甜蜜的煩惱,我也有了”。
Jordan說,陪孩子玩其實不難,只要放下自己,去看孩子眼裡看的,去關注他的關注,傻一點,嗨一點,和孩子的聯結就建立起來了。
我說,就是意識孩子和我們有很大不同,抱著謙虛的心態,去了解孩子的發展特點,知道他們行為背後的意義,少一點誤解,少一點說教,少say no,多觀察,多笑,多say yes。
孩子會很開心,對大人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治癒。
//////////
這篇主題的文章到此就結束了,最後和大家聊聊近來對隔代育兒矛盾的新思考。
客觀來講,雖然爺爺很喜歡抱,但他知道我們希望多讓孩子自己玩,所以其實總的來說,爺爺抱的並不多。
反思下來,爺爺的觀念的確片面,但我們又矯枉過正了。
尤其是在經歷了兒子找我抱抱,我才抱起來沒多久,奶奶就來了句“寶寶自己下來玩唄”,當時我的心裡其實是很不舒服的。
但不舒服之餘,我沒有指責奶奶的意思,反而讓我換位思考爺爺的處境,以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許多脫口而出的話是否都在對彼此造成傷害。
前兩天和朋友栗子聊天,她發現我在隔代育兒問題上有點過於緊張,我必須承認的確如此。
因為在育兒這件事上我付出了很多,也很珍惜取得的成果。但隔代之間教育水平、生活閱歷、時代背景都迥然不同,不可能完全磨合到一起去。
栗子給我建議,把我認為的問題列出來,然後一條一條過,不違背原則的,可以容忍的,都劃掉。最後剩下三條絕對不行的,再找長輩們說清楚。只要這三條沒問題,其他的就都包容掉。
比如在抱孩子這件事上,一是爺爺實際上抱得並不多,二是我們家小朋友是特別會自己玩的性格(也是之前皮克勒的養育方式帶來的成果),其實完全不用擔心被“抱的太多”。
那麼為什麼要就這件事說爺爺,讓他不愉快呢?
“上有老下有小”的真正意義是,不僅要對小的有耐心,也要對老的有包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