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於“教育部答覆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的話題引起社會熱議。
教育專家認為,“陽剛”強調的不是男女性別,而是外有健康強壯的體魄,內有陽光堅韌的品格,受得了艱難挫折、扛得起責任擔當。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培養孩子的“陽剛之氣”,家庭責任重大。
祖輩帶娃往往重看護有的年輕父母,由於忙於工作,把孩子交由祖輩看護。祖輩帶娃主要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看護,照顧孩子的衣食起居,生活上關心,學習上過問不多。祖輩不是不想過問孩子的學習,而是有的沒有精力和能力過問。
另一種是接送孩子上學、培訓。一些退休在家的老人,開著汽車或騎著電動車、腳踏車早送晚接,長年累月,非常辛苦。
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自由自在,無拘無束,但容易資訊閉塞,墨守成規,依賴性也會慢慢增強。
媽媽帶娃往往多呵護孩子出生後接觸最多的是“母系”,出生後與母親待在一起的時間最長,受母親的影響最深。
母親溫柔體貼,孩子盡情享受母愛的同時,也容易喜靜不喜動,膽怯怕挑戰。
母親把孩子的學習生活安排得有條不紊,也容易使孩子習慣於被安排,缺少主見和動手能力。
孩子長期與母親在一起,學到了母親的細膩、母親的自強、母親的韌性,但也容易造成性格內向,孩子也會在耳濡目染中模仿母親的言行舉止。
父母應共育“陽剛”娃父母應共同擔起教育子女的責任,引導孩子做到:自知更要自愛、自立更要自強、自信更要自律。
孩子教育中有一個東西是萬萬不可缺的,那就是吃苦教育。有些該孩子吃的苦,一定要儘早讓孩子吃。
孩子教育中有一個習慣是萬萬不可少的,那就是鍛鍊身體。因人因地因時而宜,父母帶著孩子一起鍛鍊,從小打牢身體素質基礎。
孩子教育中有一個天性是萬萬不可遏殺的,那就是玩。應鼓勵孩子與小朋友一起玩,培養團隊精神;引導孩子適當玩遊戲,培養注意力、行動力和冒險精神等。
中國正以更加開放、更加自信的姿態走向世界。順應時代發展,學校、家庭和社會都應更加註重培養孩子的“陽剛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