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有些寶寶早早就會叫爸爸媽媽了,可是有些寶寶1歲了才會叫爸爸,這樣是不是說明寶寶語言發育遲緩呢?

對於寶Bora說,開口說話可能是寶寶最難學習的一項技能了。因為每個家庭的語言環境不一樣,所以寶寶語言發展也會存在個體差異,我給大家羅列出寶寶在相應年齡的語言發育情況。

1歲:能發babamama的音,多數會有意識的叫爸爸媽媽;

1歲半:會有意識的叫爸爸媽媽或者家庭其他成員;

2歲:能夠說兩個字的詞語,或者單字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意思;

3歲:能說短句表達自己的需要;

4歲:能講簡單的故事。

如果寶寶沒有達到上述的發育里程碑,這個時候建議和兒保醫生溝通。

注意,其實孩子的發育情況不用死扣時間點,孩子有進步更重要。家長可以記錄孩子的說話情況,如果孩子每週大約增加1個詞的詞彙量,2歲時他會說2個詞的短語,3歲時會說合理的句子,那就不需要擔心。

但是,如果孩子“停滯不前”,3-6個月都沒有學會很多新詞,建議帶孩子去看兒科醫生,判斷孩子是否有發育方面的問題或者舌繫帶過緊、脣顎畸形、口舌肌肉不協調等問題。

如果寶寶出現這些情況,也應該立馬就醫。

1、孩子有頻繁耳部感染病史;

2、擔心孩子的聽力出現問題;

3、孩子的社交技巧較差;

4、孩子其他方面出現發育遲緩,例如走路。

怎樣提高寶寶的說話能力?

1、和孩子一起讀書

和孩子一起讀圖畫書,對照圖片向他提問:“球在哪兒呀?”利用我們所謂的“擴充套件”概念一從一個詞擴充套件到一個想法。

比如說,媽媽正在讀書的時候孩子提問:“那是什麼?”你回答:“那是鳥兒。”然後你補充說“鳥兒在天上飛。”媽媽不光要回答孩子的問題,還要告訴他與詞語有關的想法一鳥兒在天上飛。

鼓勵孩子在圖片中尋找相應的物體指給你看。通過這種方式,他會學到如何將詞語的發音與圖片聯絡起來。

2、多和寶寶說話

日常活動中,例如幫孩子洗澡、換衣服的時候,請一邊做一邊介紹:“現在我們換塊新尿布”“現在我們穿衣服”,等等。

媽媽自己穿衣服或是在屋子裡做家務時,告訴孩子你正在做什麼,就像講故事一樣。寶寶聽到後,他正在發育的語言中心會處理每一個聽到的詞語。父母愛嘮叨,孩子就更容易學會說話。

3、認識自己的身體

小寶寶喜歡關注自己的身體,給自已身體的各個部分起名字。問問孩子他的眼睛、鼻子和肚臍在哪兒,鼓勵他指出這些地方。這不光是堂簡短的解剖課,還是教孩子正確的器官名稱的機會。

4、向孩子提問

孩子喜歡較高的音調,提問的時候自然地升高音調,“寶貝想去外面玩嗎?”同時鼓勵孩子積極地迴應。還可以唱歌,比起說話來,唱歌能夠更大程度地調動大腦裡的語言中心。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為什麼丈夫“喜歡”讓妻子剖腹產,過來人告訴你真相,很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