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01

在許多二胎家庭裡,老二出生後,老大會出現一些與原來不一樣的行為,似乎變了一個人。

比如,出現退行性的行為:

本來可以自己一個人把衣服、鞋子等都穿得好好的,突然間不行了,要爸爸媽媽幫自己穿,或變得開始鞋子、襪子左右分不清了;本來可以自己專心寫作業,現在卻要父母陪著寫,或注意力一直不集中,總在分心;甚至,已經六七歲的老大,幾年前停止的尿床,突然又開始頻繁尿床了;還有的孩子開始出現幻聽,說自己害怕,要媽媽陪著睡,等等。

這些,在很多父母看來似乎是在找藉口“作”或無理取鬧。

但其實真不是這樣的,這是因為大孩子內心沒有安全感,擔心弟弟妹妹搶走了原本屬於自己的愛。

甚至,他們看到爸爸媽媽之所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照顧弟弟妹妹上,是因為弟弟妹妹小。他們會在心裡認為只有自己變小,才能獲得父母更多的愛與關注。

於是,他們的潛意識裡不想長大,以此來期望能夠滿足自己內心的安全感需求。這樣,就會退行出現退行性的行為表現。

比如,有的老大在弟弟妹妹出生後,就開始不好好吃飯了,這就是拒絕長大的一種退行表現。

02

另一個令二胎父母頭疼的問題是:老大對老二有敵意。

老大在家庭中扮演著守衛者的角色。老二的“入侵”打破了自己作為家中唯一孩子和絕對中心的局面,分走了父母對自己的愛。

因此,他對老二就會產生戒備與敵意,有時就會欺負老二,搶走老二的東西,時不時與老二發生一些衝突,弄得父母很是煩惱。

老二在家中扮演著挑戰者的角色。老大的存在,對老二意味著無形的壓力和超越的目標。

孩子們之間的這種競爭關係,是不可避免的長久存在。最終會演變為良性的共同進步,還是惡性的你死我活,全在於父母的引導。

幾乎所有二胎家庭的孩子都會問這些問題:

我被愛著嗎?

爸媽是否只愛我一個?

爸爸媽媽到底愛誰更多一些?

當他們愛著另一個孩子時,是不是就不再愛我了?

如何處理比較好呢?

03

父母可以遵循三個原則:

接納大孩子的退行性行為,給他充分的安全感;不要求大的讓著小的,不強行要求大孩子照顧小孩子;給兩個孩子各自所需的愛,而不是形式上的公平。

一、接納大孩子的退行性行為,給他充分的安全感

例如,當大孩子突然間向媽媽撒嬌,像嬰兒一樣求安撫、抱抱時,可以對他說:“寶貝,看來你雖然長成了大寶貝,但你仍然還是媽媽的小寶貝。你願不願意像小嬰兒一樣在媽媽的懷裡呆一會兒呀?”

當他變成嬰兒的時候,及時給他這樣的表達:

“寶貝,因為弟弟妹妹的出生,媽媽可能要更多地去關注他,你是不是覺得媽媽對你的愛沒有以前多了?

這樣的互動與表達非常重要。當老大的退行被允許被接納,享受到自己從弟弟妹妹身上羨慕的那種愛,他就擁有了安全感。

二、有了安全感,我們再讓他回到他實際年齡所有的心智水平上

父母可以這樣問大孩子:“寶貝,你希望媽媽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愛你?有時候媽媽正在照顧弟弟妹妹,你想要擁抱或想要和媽媽說話時,我們約定一個訊號來暗示怎麼樣?比如,媽媽可以蹲下來看著你的眼睛,表示媽媽知道了你的想法。過後媽媽會找個機會滿足你,你覺得怎樣?”

這樣,老大就能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被允許。

千萬不要說:“你都多大了,怎麼還這樣?”這會讓孩子覺得,原來“大”是媽媽不再愛我的理由。這樣,孩子就更不願意長大了。

記住,允許和尊重,才能讓孩子成長。當他發現自己任何時候都可以選擇回到小嬰兒的狀態時,就不會再執著於這種狀態了。正常情況下,一兩個月的時間,他就會回到自己年齡的心智水平狀態了。

三、不要強行要求大的照顧小的

很多父母都會要求大的讓小的,甚至希望老大能夠懂事點,幫助自己一起照顧弟弟妹妹,大方分享自己的東西,和弟弟妹妹相親相愛,相互謙讓。

這是在挑戰孩子的天性。

這樣做的結果,只會讓老大倍感不公與委屈,甚至因此認為老二奪走了父母對自己的愛,對老二產生更大的敵意。

於是反而會去搶奪老二的東西,或對老二發脾氣、做出攻擊行為等。

因為如果大孩子感受不到快樂,就會認為照顧弟弟妹妹而犧牲了自己玩耍的時間,父母若硬要將照顧弟弟妹妹變成強加在大孩子身上的責任和義務,這是對老大的不公平。

四、公平不是形式上的對等,而是給出每個孩子他們自己真正需要的愛

有些父母說:“我對兩個孩子很公平呀,每次都給他們買了一模一樣的東西,等等”。其實,這些只是“公平”的形式,卻沒有公平的實質。

例如,你給兩個孩子一模一樣的玩具,可能一個喜歡一個不喜歡,不喜歡的那個就感受不到公平。你給他們一樣的食物,大的就可能吃不夠,小的又吃不完。這也不公平。

真正的公平,是給兩個孩子真正需要的東西。它更多的是體現在無形的愛中。

當我們把更多的陪伴與照顧給了小的,就要讓大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與價值感,比如,被肯定、被認可、被需要與被尊重等等。

04

真正的愛,能夠滿足每個孩子不同的內心需求,讓他們各取所需。

父母一定要向兩個孩子,特別是大孩子傳達這樣的信念:“你很重要,爸爸媽媽非常愛你。”

小的孩子剛剛出生時,大的孩子通常會感到失落,父母不妨坦誠告訴大孩子:

我們可能暫時會對弟弟妹妹投入更多的時間,但是,同時我們對你的愛一點也不會減少。如果你感到不開心,或覺得自己被忽略了,請一定要告訴我。

父母還可以鼓勵老大參與進來,和父母一起來照顧小的。

如果大孩子認為自己的付出對家庭有價值,他就會享受照顧弟弟妹妹的樂趣。在這個過程中,他自己也得到了父母以及弟弟妹妹回饋的愛。

孫儷在這方面的做法,值得很多父母借鑑。

在懷女兒小花的時候,她就有意識地請兒子等等參與進來:讓等等給妹妹取名字、選禮物。

妹妹小花出生時,孫麗還準備了一個玩具,告訴等等,這是妹妹送給他的禮物。

這些,都讓等等感受到了被尊重,體驗到自己的存在感和價值感。

不僅如此,在日常生活中,孫麗還不忘隨時誇讚等等對妹妹的關愛,也鼓勵小花向哥哥學習,兄妹倆不僅建立了親密關係,同時也都能充分感受到媽媽對自己的寵愛。

05

關於孩子間衝突的處理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發生衝突,就會跑過去當法官或警察,評判對錯,並要求老大讓著老二,或各打五十大板以示公正。

但其實,這樣做的結果,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有時,孩子並不服氣,反而哭鬧得更兇,有時看起來暫時平息了衝突,過後衝突卻發生得更頻繁與激烈了。

事實上,孩子朝夕相處發生摩擦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而且,問題未必出在大孩子身上。

如果父母每次都毫不猶豫站在小的一方,還容易養成老大膽小怕事,不敢爭取自己的權益,而老二蠻橫不講理,不擇手段達到目的的性格。

我曾經在一個節目中看到這樣的兩姐妹。姐姐向節目組傾訴,她認為父母只愛妹妹,不愛自己。因為每次姐妹倆出現矛盾的時候,父母都說“大的要讓小的”。當時妹妹也在節目現場,並且表現出非常明顯的自我中心與蠻橫不講理的一面,而姐姐就顯得畏縮與自卑。

父母在處理孩子間的衝突時,要注意這三點:

一、不要充當警察與法官的角色

家長要明白,製造衝突,其實是孩子用來換取父母關注的一個重要手段。

父母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認為兄弟姐妹天生理所應當地相親相愛,事實上,孩子的天性本來就是自我中心和需要關注的。

人都會有手足相爭的情結。這樣的情結,在輕鬆的氛圍與快樂的情緒下,是可以更輕鬆地轉化為親密關係的,並不會傷害對方。

如果父母過多地介入干涉,反而讓他們因為覺得不公平而產生矛盾。另外,父母的參與和關注,等於在鼓勵和配合他們玩這種“用衝突換取關注”的遊戲。

這樣,只要孩子一鬧,爸爸媽媽就會出現在現場。此時,無論父母如何處理孩子之間的衝突,都是在關注孩子。當他們屢試不爽的時候,就會用這一招來吸引關注。

因此,你做警察的結果,往往只會讓孩子之間的衝突永遠不會消停,而且,孩子總會在你非常忙或非常專注於自己事情的時候出現衝突。

所以,父母不要充當警察與法官,而要把處理衝突的權利和機會交還給孩子。

二、相信孩子自己可以化解衝突。

當你看到孩子發生衝突時,告訴他們:“我相信你們能自己處理好的。”然後,及時離場。尤其不要把注意力過度放在主動惹事的那個孩子身上,因為他的目的恰恰就是要吸引你的注意。

如果你在場,他們鬧的時間一定會比你不在場時持久得多。

因為他們鬧的目的就是為了吸引你的關注,你都不在場了,他們再鬧也沒意思。所以,不一會兒就能恢復平靜。

三、孩子和平共處的時候,是家長出現的最佳時機。

如果家長在看到孩子和平愉快相處的時候,能夠及時出來表示關注與認可:

寶貝,看到你們相處得這樣好,媽媽真是開心、欣慰哦。

寶貝,你能代替媽媽很好地照顧弟弟妹妹,真是太棒了!

這樣,孩子就會更加願意製造這種友愛、和睦的場景,讓一家人擁有更多的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中,充分享受天倫之樂的機會。

很多時候,父母的智慧,決定著孩子之間的關係與幸福指數。

7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今天差點被女兒逼瘋/好在我有「抗耍賴獨門秘籍」三招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