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張彩虹分享的第183個親子教育方案

超級接地氣,上手就有效還能一直用好方法

在整理問題時,發現造成惡劣親子關係,高居榜首的一個引爆點,這個引爆點就是:孩子的出爾反爾。

孩子明明答應了, 明明說的好好的,明明他自己的說,怎麼就是做不到呢?

比如,今天晚上玩的很開心,孩子很滿足,臨睡前,很媽媽鄭重的承諾,明天早上我一定要早起,再也不賴床了。

媽媽聽了,很欣慰,期待著第二天醒來,孩子自己就乖乖地把衣服穿好了,乖巧的很。

現實卻是,第二天早上,臨睡前信誓旦旦的孩子,依然在那矇頭大睡,無論怎麼叫,就是不起來。

新仇舊恨齊上心頭,家長回饋給孩子,比以往更加激烈的情緒大爆發。最後還氣的不行,我又沒逼你,明明是你自己說的呀。

一、為什麼孩子的出爾反爾,會引發親子之間超乎尋常的矛盾呢?原因一:計劃謬誤的存在

有一種被社會科學家稱為“計劃謬誤”的普遍現象,它和人類的一種傾向有關,那就是人們往往對完成一項任務的時間估計不足。

“計劃謬誤”在生活中的影響,比比皆是。

在裝修的時候,我們容易對裝修預算和時間都會產生“計劃謬誤”,實際裝修的費用,總是超出我們制定的裝修預算;實際裝修的時間,也總是會超出我們規劃的裝修時間。

鐵路公路樓房的交付時間,也總是推遲再推遲,畢業時候的論文,工作中的報,等等,都會有這樣的中斷和那樣的波折,讓你不能按時完成。

而孩子在說出自己的宏偉計劃的時候,也是受“計劃謬誤”所影響,他自己也想不到承諾好的一個小時完成作業,本身就是“判斷錯誤”的一個偽計劃。

原因二:家長“預期”的過早介入

麻省理工大學的教授《怪誕行為學》的作者丹·艾瑞利和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實驗:酒吧的客人對某種啤酒的預期,是否能能形成他們對啤酒口味的判斷標準。

他們把事先準備好了加了香醋的百威啤酒,並稱之為“特釀”和沒有加醋的原汁原味的百威啤酒,提供給幾百個學生們免費喝。

如果事先沒有告訴他們,所謂的“特釀”加了香醋,他們分別品嚐完了後,都會選擇加了香醋“特釀”。

如果事先告訴了學生,他們喝的啤酒是加了香醋的,這些學生的反應就是:啤酒一入口,立馬就皺起了眉頭,馬上要求換成原汁原味的百威。

這個實驗證明:如果你直截了當的告訴人們某種東西可能不好,那麼結果是人們十有八九會覺得這個東西真的不好。

他們之所以這樣做,不是因為體驗,而是因為預期。

如果我們事先相信一樣東西好,有了這樣的預期,那麼一般的東西也會覺得很好。

而孩子跟家長做出承諾一個小時寫完作業,明天早上能早起後,家長會本能的對寫作業和起床,產生了美好的超出平常水平線的預期。

所以,當孩子沒有做到的時候,家長那種已經超出水平線的預期,碰上正常水平線表現的孩子,就會產生超級大的落差。

這個時候,孩子還是那個孩子,他的表現還是那個日常表現,但是家長的怒火,卻因為巨大的落差衝擊,反而會額外的大很多。

二、怎樣做,才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呢?原則一:引導孩子客觀的承諾及合理的定計劃

如果你的孩子,平時寫作業要三個小時,他今天被老師誇,心情特別的好,還想表現的更好,回家信誓旦旦的跟你說:我今天要一個小時寫完作業。

在這個時候,你先不要開心,心滿意足的連連點頭說好了。

你要意識到,孩子在那個當下,已經受“計劃謬誤”所影響,對自己完成作業的時間,產生了錯誤的判斷。

當然,你也不能諷刺孩子,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呀,把孩子好容易有的向上的內動力給澆滅。

你要做的是,真心的讚美孩子,認可他想表現好,他想快點寫完作業的這個態度,然後真誠的告訴孩子:

我們要循序漸進,一步一步的踏實做事,今天你寫作業時間,比昨天提前10分鐘,你這個週一直提前10分鐘,下個周再提前10分鐘,如此下去,你早晚有一天,能在一個小時內把作業輕鬆寫完。

當你這樣客觀的引導後,孩子就能在自己的內動力驅動下,輕鬆的完成目標。最後既建立了孩子的自信心,又激發了孩子的內動力。

原則二:降低“期許”

哪怕孩子在你的引導下, 重新對自己的計劃,根據事實做了客觀的修改,但也不要存著過高的“期許”。

這個重改後的客觀計劃,可能還是會超出孩子的能力範圍,可能孩子一樣會往常的時間內寫完作業,甚至於比往常用的時間更長。

如果你早早的就產生了“期許”,面對孩子沒有完成時,一定會有巨大的落差,甚至於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

這個火氣巨大的時候,對孩子的批評指責,特別容易上升到人身攻擊:你怎麼說話不算話?不是說到就要做到麼?

這樣只做,會讓孩子剛產生的那丁點的內動力,再次消失的無影無蹤, 最後孩子還會否定自己:看吧,我果然是不行,就是做不好。

所以,在孩子發出美好的期許的時候,一定要在內心深處,真正平常心的看待,不要有過高的“期許”。

9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有些寶寶3個月就能睡整覺,有些卻頻繁夜醒,差就差在這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