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豬爸爸的情商從小就“天賦異稟”——情商就是一個“餅”,幾乎為零。10歲之前一度被父母認為是“多動症兒童”,曾被爸媽送到醫院看精神科,醫生說:這病不用治,大了就好了!18歲考上大學後,因說一句話能噎死三頭牛,被同學們“譽為”全班最不會說話的人!就這,畢業後還幹了十多年的記者,以致於再見到當年大學同學,人家好奇地問:你們電視臺記者採訪都不用說話的麼?

從電視臺辭職創業後,幹啥啥不成。後來有了兩個寶寶,豬爸爸又打算幹一件事,這事難度堪比“潘長江蓋了姚明的帽”——給孩子們做情緒教養訓練。原因是豬爸爸做事一直吃情商低的虧,有了兩個豬寶寶之後,不想孩子們像爸爸一樣看不出別人臉色、不會說話、不會做事,所以決定從小就給孩子們開始做情緒教育。

豬爸爸在研究了一些孩子情緒教養方面的書籍之後,認為臺灣清華大學幼教系周育如老師的《兒童情緒教養課程》比較實用。豬爸爸從中學到:兒童的情緒教養要刻意為之,否則孩子長大後就會缺失一些重要的社交能力。而這些能力對構建我們良好的人際關係至關重要。接下來,豬爸爸就把周育如老師的情緒訓練方法,分享給大家。

周育如:用遊戲來幫助0-6歲孩子學習情緒表達、情緒理解和情緒調節的方法。

一、練習情緒表達

1、照鏡子、猜情緒:

帶著孩子照鏡子,然後和孩子一起對著鏡子做出各式各樣的表情,然後彼此觀察。你還可以帶著孩子去觀察周圍的人,看看他們的表情、動作,然後猜猜這些人現在是什麼情緒。

目標:讓孩子學會察言觀色,提高感受別人情緒的敏銳程度。

2、情緒圖卡遊戲

找一張白紙,裁成四份。分別畫上4個表情的臉:高興、生氣、難過、害怕。你和孩子把這些情緒圖卡放在桌上,先選一張最能代表你現在情緒的圖卡,說出我覺得怎樣,還有為什麼。

目標:讓孩子明白,情緒背後是有原因的,相同的情緒可能由不同的原因造成。

二、 練習情緒理解:

這個遊戲就叫“他的感覺”:就是一群人圍一圈,然後去猜你身邊這個人他是什麼情緒。然後說出你的理由,說完之後,當事人就回答是否正確並說明原因。

目標:讓孩子體會,人有“表面情緒”跟“真實感受”,而且表面情緒跟真實感受有時候未必一致。訓練孩子猜人的感受的時候,不要依賴別人臉上的表情,而是依賴他對別人真實的觀察和了解。這個能力,正是孩子以後要在社會上跟人相處非常重要的能力。

三、練習情緒調節:

用情緒圖卡玩“情緒經驗述說”的遊戲:把圖卡疊成一沓,面朝下,然後一人抽一張,抽到的人就要根據圖卡上的內容去說一個“我最……的經驗”。比如說你抽到高興,那你就要說一個“我最高興的經驗”。孩子述說的過程,就是在進行情緒調節了。

小結:你可以透過照鏡子、情緒圖卡等遊戲,幫助孩子學會各式各樣的情緒表達,幫助他能夠分享各種情緒背後的原因,理解別人的情緒,練習情緒的述說和調節。

像這樣的遊戲很簡單又很好用,你一定要和孩子試試看!

豬爸爸的達人課,與你共同探討孩子成長遇到的難題。

7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過年了,家長在給娃買零食時要多留個心眼,這幾類零食少買更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