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我們第一次做你的父母,正如你第一次做我們的孩子,很多地方我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這句話貌似很得大部分父母共鳴,在養育的路上,抓狂後終於有這麼一句“至理名言”可以給心力交瘁的自己聊表安慰。
然後有一部分父母真的能與孩子相互學習,彼此成就;有一些父母繼續“因為沒人教我怎麼做父母,所以如有得罪,我也是為你好……”。
(1)這兩種育兒方式你中招的是哪個?
大部分父母都在用這兩種養育方式管教孩子,不管你中招哪一種,其實都是在做童年父母的縮影。
美國著名教育學博士梅麗莎·切瓦特桑在《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這本書中說:“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時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擁有的東西奉獻給現在的子女。於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滿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的需要。”
如梅麗莎博士所說,第一種父母,就是典型的“我為你好”的父母。
這類父母,大都對自己父母當年的養育方式或童年的家庭境況心存不滿,所以盡力想要把自己童年缺失的給予自己的子女,以為這樣就是最好的愛。
上學時候,常聽有的同學抱怨自己的父母,認為父母對自己的安排只是在完成他們當年沒能完成的心願。
所以上學在這些同學心裡只是幫父母完成任務,那些自己的興趣在父母眼裡都不值一提,父母認為這些所謂的興趣愛好不可能讓他們的孩子將來在社會立足。
這類父母在無形中控制著孩子的思想和對人生的支配權。
正如著名的法國短篇童話小說《小王子》裡的一段作者對大人的諷刺:如果你跟大人談起一位新朋友,他們不會問一些本質的問題。
例如:“他的聲音怎麼樣呀?他愛好什麼遊戲?他是否收集蝴蝶標本?”他們只會問:“他今年多大年紀呀?他家裡幾個兄弟?他父親掙多少錢?”。
如果你跟父母說你喜歡畫畫,他們會勸你好好學習數理化,大人們一貫如此,不能強求他們改變。所以,小孩子們應該對他們寬容些。
而另一類“我為你好”型父母,是在用委屈自己不委屈孩子的方式給孩子創造自認為的優渥物質條件。實際上,是這個出發點的父母自身童年缺乏良好的物質條件,或者其父母也是用同樣的方式養育他。
在看《佐賀的超級阿嬤》之前,我就是這個典型之一。
小時候家裡很窮,但母親常說再苦不能苦孩子,雖然那時候我們都很懂事,主動替她分擔各種家務,大家都認為,只要我們長大,母親就可以脫離苦海。
母親用她的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養育著我們,她說:“你們什麼心都不要操,只管好好學習。”很對不起的是,我們仨至今沒能助母親脫離苦海,反倒讓她更操心。
其實真的不是我們沒有好好學習,相反是太用功刻苦了,但這種刻苦是揹負著一種深深的罪惡感:為了我們上學,母親受苦了,我們必須出人頭地……
至今母親還在用這種方式保護著她的30歲的兒子,成功養成了“巨嬰”。
而我,差點步母親後塵。
我以為給孩子創造最好的條件,上最好的學校就是給他人生最好的起步,沒有審視自身經濟狀況,折騰幾次後將自己陷入經濟危機,孩子還是沒能繼續在我認為的“好學校”上學。
物質上,我從沒有給過他苛刻,只要他愛,我就給,這就是逆天的溺愛吧。但我內心從不認為這不是溺愛,而是我在盡力不讓他擁有別人都有的。不得不承認,我和母親的教育觀念都是有很大的問題的。
成長的最好環境不是物質環境,而是父母給孩子的精神環境。
(2)活著很有意思。與其講究外表,不如內在下功夫。
《佐賀的超級阿嬤》是日本作家島田洋七於2001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在日本的銷量超過了700萬冊,持續三年位居日本各大暢銷書排行前列。
故事講述了在8歲那年,小主人公德永昭廣離開家鄉廣島,來到佐賀的鄉下老家。這裡沒有玩具,沒有朋友,甚至連送他來的姨媽也轉身離開,迎接昭廣的只有低矮破舊的房屋,以及獨立撫養了七個兒女的超級阿嬤。
剛來阿嬤家的昭廣無法適應這裡的寒酸生活,阿嬤告訴他:“窮人最能做到的就是展露微笑。”他不能明白,都已經窮到要吃河水上游飄下來的菜葉,還要微笑?。但他還是照阿嬤的話做了。
因為微笑,鄰居常送給他們一些蔬菜、水果、糕餅點心,也因為微笑,不用被人非議。
原來,阿嬤的言外之意是:沒有人會對在艱苦境遇中還能笑著努力的人惡語相向。
生活中,多少窮人一直窮下去,我想更多的是缺少這種開朗的貧窮精神吧。
正如我的母親,她一直認為貧窮是自己低人一等,所以教育我們的時候,她經常說:“只有你們好好上學,將來才能跟別人一樣。”這是我至今最討厭的一句話,因為,這句話導致我自卑到現在走不出來。
阿嬤除了讓昭廣時刻保持微笑,還要求他儀容整潔,每天洗澡。雖然那時候他們窮得每天都得去河邊提水回來,生火燒熱再洗,特別麻煩,但阿嬤還是依然堅持。
除了笑容和儀容,阿嬤從不會嘮叨其他有關教養的事。
很多父母,做到最多的嘮叨是催促,如趕快起床、洗漱、寫作業、吃飯等等。導致孩子喪失了最起碼的生活能力和內在創造力。
阿嬤認為,最好的“禮物”是替她分擔。而對8歲的小昭廣每天早上煮飯提水,阿嬤從未給予表揚,更不會給跑腿費。
現在的父母,有多少是為了讓孩子參與家務,用物質獎勵誘惑孩子的。父母做的事情,孩子如果有興趣,他會主動參與,而分擔家務本來就是孩子分內應該做的事情,何須外在獎勵?
阿嬤教會昭廣在艱苦條件下生存的最大本領,應該是強大的自我心理調節能力。
“先去幹辛苦的工作,後面的會讓你覺得進入天堂”。
先苦後甜才是正常的順序,而我們在養育孩子路上,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虛榮心在作祟,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表面上遜色於其他孩子,別人有的我的孩子也一定要有……
孩子過早享樂,只能讓他失去生存的能力,擁有脆弱的性格,對別人的苦累毫無同情心。
(3)最基本的教養方式是不要把孩子養成“廢人”
以前我會因為對孩子沒有控制住的吼叫後悔不已,也會對在馬路邊對孩子大打出手的父母表示蔑視,總以為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上有很多問題,但看完《佐賀的超級阿嬤》後,又觀察了孩子的一系列行為,我慶幸自己醒悟得早。
原來,養育路上,我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理解我一直贊同的“尊重孩子尊重生命”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最好的教養方式,其實是幫助孩子擁有掌控自己人生的能力,而基礎一定是要讓孩子擁有生存的能力。
父母應該始終堅持原則,給孩子傳達有價值的始終如一的價值觀。
與孩子保持親密的親子關係,讓孩子參與到家庭事務當中,從小事做起,父母不代勞,只給價值觀,不給方式方法;給孩子創造機會讓他們參加社會服務,比如假期打工,比如義工,讓他們發現自己也有能力改變現實;教導孩子最基本的做人原則,誠實正直,相互尊重,懂得感恩等等。
但最重要的一定是,千萬不能讓孩子喪失自己勞動的能力,直接告訴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必須幹,不會的可以向父母請教,包括洗衣打掃,包括做飯洗涮。
多少孩子3歲後了還是眼睛前面有手機,嘴巴張開就是父母遞進來的飯勺,鞋襪不會穿還理直氣壯氣勢洶洶,父母稍有嚴詞厲語孩子就大哭喊叫……
多少孩子正在這樣被養廢,未來多少家庭又在這樣被毀掉?!
養育路上,父母最應該做的是,讓孩子參與到真實的家庭環境中,感受當下條件父母帶給他的最大精神財富。孩子能走多遠,一半靠父母是否是真實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