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一個家庭快樂的源泉,很多辛苦的上班族在工作了一天回家後,只要看到孩子開心的笑臉,即使受了多大的委屈也立刻煙消雲散了。是啊!如此稚嫩的花朵,別說是家長朋友了,就連小編看到心裡也被萌化了。
可是孩子一旦頑皮起來,真的跟小惡魔沒什麼兩樣,我們又不能奢求孩子不犯錯誤,誰不是從這個年齡走過來的呢?教育專家也說了,要允許孩子犯錯,只有犯了錯誤,孩子才能知道什麼事情應該做,什麼事情做不得。
對待犯了錯誤的孩子,家長們採取的行動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家長會太過於上綱上線,將孩子犯錯和孩子的品質有問題扯上關係。又有些家長太不當回事,覺得孩子還小,犯了錯誤是理所應當的,隨便說幾句就行了。這兩種方式都不是對待犯錯誤孩子的正確態度,在這件事情上,家長們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你的一個態度可能會決定你孩子的未來道路。
李女士有一個一歲多的兒子,因為工作抽不開身就將孩子暫時放在奶奶家裡幾天。一次,李女士因為想念兒子,就撥打了視訊電話,可這電話一接通,可把李女士心疼壞了,兒子的臉上又一大塊淤青,趕忙詢問電話那邊的婆婆是怎麼回事。婆婆吞吞吐吐的說到:“家裡兩個小孩子打架,你姐姐家的孩子不小心推了一下,沒什麼大事”。李女士問婆婆怎麼不攔著點呢?婆婆當即就說:“都是小孩子嘛,打個架的很正常,再說了,一個4歲的小孩子能有什麼力氣”。李女士不再和婆婆爭辯,掛了電話後心裡越想越氣,認為婆婆怎麼能這麼維護自己的外孫?便找了個藉口,讓自己的閨蜜把孩子從奶奶家接走了。
一句“孩子還小”就能成為孩子犯錯免於受罰的通行證,這並不是個別現象,相信在閱讀這篇文章的很多家長也說過這樣的話。這句看似漫不經心的話,實際上有著無情的破壞力,犯了錯的孩子聽了會覺得自己沒做錯事情,下此還可以這樣做,也讓受到傷害的孩子和家長寒了心。
年紀小不應該成為孩子犯錯的理由,甚至是年紀越小就更應該糾正孩子的錯誤。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幼年階段很多行為習慣都會被身邊的人影響,如果在孩子心智的發育期不能給孩子傳達一個正確的是非觀念,很可能誤導孩子的人生。
那麼家長們應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呢?
首先,如果發現孩子有打人行為,一定要引起重視。如果這件事情發生在眼前,一定要當面制止孩子的行為,在說明打人是不對的之後,就要求孩子向對方誠懇的道歉。即使事情發生過後家長才知曉,也必須要求孩子向對方道歉。如果一味的縱容孩子,很容易讓孩子產生暴力傾向。孩子如果道歉了,家長就要適時的給予孩子肯定,告訴它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孩子也能立刻明白犯了錯誤並不可恥,只要認識到錯誤就還是爸爸媽媽的乖寶寶!
其次要弄清孩子打人背後的原因,比如有些是純屬的模仿行為,孩子可能是從電視機上看到,出於天生的好奇有樣學樣,家長朋友們就要站出來糾正這些錯誤了。任何行為都是有動機的,孩子也不例外。在弄清楚這些背後的原因,家長們就要告訴孩子和別人相處不是用拳頭,而應該用溫和的方式結交朋友,這樣就避免孩子下此在出現類似的行為。
最後家長們要告訴孩子這些行為產生的後果和危害。孩子做事情是不會考慮後果的,腦子裡想什麼就去做什麼,這時家長朋友們就可以用孩子能明白的方式向孩子傳達這些道理,比如做演示。小編的一個朋友家的孩子就經常咬別人耳朵,拽別人頭髮,大人說再多都沒用,我朋友就直接拽孩子的耳朵和頭髮,當然只是輕輕的。孩子看到別人用這種方式對自己,可能一開始會哭,但他會很快明白自己不喜歡這種行為,那我也不要對別人這樣做了。所以說,有時候道理你說一萬遍都沒用,只有讓“施暴人”感受到同種對待,他才能明白對方是什麼滋味。
家長在糾正孩子的錯誤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太過簡單粗暴,這樣你都不知道孩子是真的認識到錯誤了,還是隻是忌憚你的權威,也不能太溫柔,孩子會覺得這件事情沒那麼嚴重。
孩子都是親生的,很多家長愛子心切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定要注意把握尺度,該批評的就要批評,但有一個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千萬不能動手打孩子。孩子做了正確的事,也不要吝嗇你的誇獎,有很多家長可能比較嚴厲,孩子犯了錯誤就會立刻指出來,但孩子進步了,家長們就因為擔心孩子驕傲,拒絕了誇獎,時間長了孩子感覺不到自己被關愛,好像大人們只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而看不到自己的努力,很容易就產生逆反心理。莫讓“愛”成為“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