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新手爸媽小測試

(全國卷)

Q:每次接孩子放學時,老師都說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沒問題,是老師的小幫手,但只要一回到家,動不動就鬧脾氣,小則大聲講話,大則哭鬧、躺地板樣樣來,感覺就是在找麻煩。這個時候,身為家長的你通常會如何處理呢?

A.祭出家規處理。

B.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C.另一半處理。

D.好好說,儘量安撫他。

明宇在外面都乖得像小貓咪,溫和有禮貌,人人都喜歡,在學校老師也稱讚明宇乖巧又可愛。但只要回到家,就好像換了一個人,從人見人愛的小天使變成小霸王,脾氣暴躁又不講理,只要一點點不順心就鬧脾氣。特別是對媽媽常常無理取鬧。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難道孩子就是會柿子挑軟的吃,吃定最疼愛他的那個人嗎?

孩子與照護者之間的默契

孩子出生之後,就會開始與照護者之間建立默契。在嬰兒時期,爸媽不只和寶貝有心電感應,更能未卜先知的搞定寶貝的大小事。他想吃我們喂,他尿溼了我們換,他的一切我們都瞭解也能包容。

但是,孩子到了兩歲左右,一切都變得不一樣。此時的孩子特別好奇,不停的想要四處探險,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一點自我保護意識也沒有的孩子,更容易發生意外。出門如果不好好牽著他,衝到車來車往的大馬路上也有可能。在家裡可能一下想玩開關、一下碰插頭,總搞得險象環生。爸爸媽媽一定會限制他,但衝突從此刻就開始出現。

平心而論,孩子不是故意找麻煩,而是卡住了。在他小小的腦袋裡,覺得「不知道媽媽為何突然不懂我了」,也因此心裡很不是滋味而鬧彆扭。

不要錯怪媽媽

有時候,孩子的一些柿子挑軟的吃的行為,會只針對主要照護者,比如媽媽。於是,很多爸爸會認為「我來帶都沒問題」,覺得是媽媽大驚小怪,或是怪媽媽沒耐心,結果不但沒幫到忙,反而打擊了媽媽的信心。其實,爸爸的推論常自以為完美,但有三個誤區。

誤區一

時間太短

自制力是需要靠精力來維繫,當人們疲憊時,意志力會變得薄弱而無法控制自己。爸爸帶孩子通常只有一、兩個小時,然後就交棒給媽媽,自然不會碰到孩子疲勞容易失控的時刻。哪一天換爸爸二十四小時照顧孩子看看,就會知道真正的原因了。

誤區二

順著孩子

爸爸因為平常陪伴的時間少,更希望和孩子建立起「好關係」,而不是培養「好習慣」。所以,爸爸在照顧孩子時往往會更順著孩子,孩子想做什麼都可以。既然是配合孩子,當然就不會有衝突,只是「好習慣」卻是需要堅持才能養成的,不是嗎?

誤區三

依附物件

對於小小孩而言,往往只需要一個依附物件。如果主要照顧者是媽媽,那爸爸只算半個熟人,即便爸爸猜錯他的想法,孩子也不會發脾氣,只會摸摸鼻子、嘆口氣的想:「唉,你不懂啦!」就像同事如果不知道你在想什麼,你應該不會因此發脾氣吧?

請不要責怪另一半,那隻會製造更多的問題和麻煩。教養的路上更需要彼此溝通協調,找出最適合家裡的方式。爸爸們請記得,不是媽媽太寵孩子,而是孩子暫時卡住了,不知道自己跟媽媽(主要照顧者)的想法是不同的。

調整自己,改變孩子

幫助孩子的方式,不是和孩子講道理。關鍵不是叫孩子學會控制情緒,而是幫助孩子瞭解每一個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才能儘早學會改變。讓我們用兩個方式來引導孩子長大吧!

01 看看別人喜歡什麼

引導孩子去觀察「別人喜歡什麼」。每一個人想的不同,喜歡的東西也不一樣,而「吃」是最容易讓孩子理解的事。帶領孩子仔細看看家人喜歡吃什麼,是不是每個人喜歡的不太一樣呢?找出每個人喜歡吃的東西哪些和自己一樣、哪些不一樣。

例如:媽媽和我喜歡吃蛋糕,爸爸喜歡喝咖啡,再漸漸擴充套件到自己和媽媽之間的差別,認識媽媽和自己喜歡的也不一樣,就能夠分辨自己與媽媽的差異。幫孩子瞭解每一個人想要的可能都不同,孩子自然就不會亂鬧脾氣。

02 體貼行為

改變一個習慣不是靠禁止或責備,而是引導孩子學會另一個「新習慣」。

孩子黏媽媽卻又愛惹媽媽生氣,主要是不懂得如何體貼。教導孩子一些貼心的小舉動,像是幫媽媽按按肩膀、倒杯溫水……藉由這些新習慣的養成,幫孩子與媽媽之間建立新的感情連結,讓他明白即便是不惹媽媽生氣,也可以獲得關注。讓孩子將心思轉換成「如何讓媽媽開心」,自然不會一直陷入「你一定要懂我」的漩渦中,情緒就不會一直上上下下波動。

很多爸媽都會疑惑,明明孩子小時候很聽話,為何長大反而不乖?凱爾諾特溫馨提示:其實,正是因為孩子在一歲半到三歲太乖順,導致沒有發展出「自我概念」,內心深深認為自己和媽媽是「同一個人」,長大後才會對媽媽(主要照顧者)亂髮脾氣。

而「柿子挑軟的吃」這種狀況,當然也可能針對爸爸或奶奶,就看誰才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當遇到這種情況時,大人之間先不要互相不理解和責備,而是應該做好溝通,採用以上的小技巧來進行正向引導。

4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溺愛和放養式的愛對孩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