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情節十分簡單:一個小女孩獨自面對媽媽拿出的自己最喜愛的零食,答應等媽媽刷完碗回來一起吃,於是小女孩獨自守著零食,坐等媽媽回來。

可就是這簡單一個“好”字(媽媽:等媽媽刷完碗回來一起吃好嗎?小女孩:好),讓小女孩忍受住了多少次誘惑,這可能是成年人都無法想象、無法做到的!

答應了等媽媽刷碗回來一起吃零食的小女孩,在媽媽走後看著空無一人的客廳,小手不由自主的伸向零食,想拿一塊嚐嚐,可是想起對媽媽的承諾,小女孩只好縮回了手,可是想吃零食的心,怎麼也控制不住!

小女孩只好把手伸進衣袋,過了一會兒,還是想吃!怎麼辦?

管不住小手的小女孩,決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去想零食,於是開始自玩自嗨的解衣釦小遊戲,小女孩一顆、一顆解開了自己的衣釦……可是媽媽怎麼還沒回來?時間過得可真慢!

小女孩忍不住又想吃零食了,可是答應過媽媽的,等她回來一起吃呀,怎麼辦呢?小女孩靈機一動,她看見了一隻襪子,毫不猶豫的拿過來套在自己的小手上!呵呵,這下看你怎麼拿?

小女孩看著放在零食上套著襪子的小手,心想:這下總拿不到了吧!

這時不僅為小女孩的智商折服,短短的幾分鐘(整個時長約十分鐘,剪輯為1分多鐘),小女孩為了抵禦誘惑,想出了各種辦法

1.小手伸進口袋

2.玩解衣釦小遊戲

3.給小手套上襪子

可見小女孩有著非常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力,未來可期啊!一直暗中觀察孩子的媽媽,終於出現了,對著小女孩說:你在等媽媽呀!快吃吧!

小女孩開心的摘下襪子,拿起餅乾咬了一口,甜甜的了!不忘給媽媽遞上一塊!

看似殘忍的媽媽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培養了孩子信守承諾的好習慣,既鍛鍊了孩子的自控能力,抵禦住了零食的誘惑,讓孩子得到了延後滿足的快樂,同時又讓孩子學會了分享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願意做這樣的“殘忍”媽媽,您呢?您認為應該怎樣做?

拓展小知識:

延遲滿足是心理學家米歇爾從著名的“棉花糖延遲滿足”實驗中得出的。在實驗中,米歇爾將給一群4歲到6歲的孩子每人一顆棉花糖,並告訴他們,他們或者可以現在吃掉,或者等待15分鐘再吃。如果現在吃掉,就沒有額外的棉花糖了;如果能等15分鐘,就能再得到一顆棉花糖,也就是一共能得到兩顆棉花糖。

實驗結果是,有一部分孩子能等待15分鐘,而其他孩子則不能。能等待15分鐘的孩子,被認為是延遲滿足能力更強

十年後,當這群孩子進入青春期時,米歇爾又對他們進行了追蹤研究。

米歇爾發現,那些小時候能等15分鐘的、延遲滿足能力強的孩子,比那些小時候不能等的孩子,學習成績更好,更加獨立,擁有更強的適應能力和自我驅動能力。 因此,延遲滿足能力強的人,普遍在事業、人際關係、健康、財富積累等方面也更加出色。

由衷希望媽媽們能抓住 延遲滿足能力發展黃金期:3-5歲

培養孩子的自控制的能力,養成良好習慣!

如何培養孩子自控力常見三種方式:

1.放任式:父母不對孩子做任何要求,對孩子的行為放任不管,幾乎不控制孩子的任何行為,美其名曰:讓孩子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但這種教育方式下的兒童自控力能力差,抗打擊能力弱,表現為一旦慾望不滿,易產生焦燥、暴怒、哭鬧等行為……

2.專制式:父母對孩子的行為有很高的期望,為孩子設定許多規則,要求兒童在各類問題上無條件服從,美其名曰:嚴格的規章,培養嚴格的人,從小養成自律習慣!出發點沒錯,但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兒童,被自律、被習慣、被壓抑!性格易扭曲,遇事易退縮、不自信、易怨恨等。

3.成長式:父母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利,用說明、示範、遊戲等方式來指導兒童的行為。這種教養方式下的兒童將會有更強的意志力,能忍住一時的、短期的慾望,積聚能量,去獲得更美好東西!

而影片中的“殘忍”媽媽正是運用了成長式教育,讓小女孩選擇是否等媽媽刷完碗回來一起吃,小女孩選擇說好。雖然看似簡單的對話,卻蘊含了很深的教育理念,媽媽從生活小事中完成了對孩子的品格培養

7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新年假期,父母如何融入孩子,與娃無障礙交流?親子游戲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