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數:1672字
閱讀時長:約5分鐘
每次她反覆催促很多遍後,孩子才不清不厭地從關掉電視機,磨磨蹭蹭地坐到桌子前面。而且寫作業的時候也拖泥帶水的,寫幾個題就要出來走幾步,看會兒電視,喝點水,吃點水果,寫5分鐘能休息10分鐘。
孩子一寫作業就變“懶”,相信這是很多家長的苦惱。但很多家長只顧著苦惱,沒有深刻思考過其中的原因。其實,孩子表面上懶懶散散,都是因為缺乏內在動機,即缺乏動力。
孩子一寫作業就變“懶”的原因?不難發現,孩子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通常都很積極,這是因為做這些事情能為他們帶來愉悅感,這些愉悅感形成了內驅力促使他們積極主動。
內驅力即"內在動機",在心理學上指的是人們做某一件事情的目的,是指向這件事情本身的;因為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人們可以透過它來獲得情緒和感官上的滿足和愉悅。
通俗來說,內在動機就是如果我們完成某件事後會獲得滿足感,那這些滿足感就會驅使我們繼續堅持做這件事。
比如孩子寫作業,如果孩子透過寫作業來獲得成就感,那他做作業的目的是指向作業本身,他們就會存在主動積極的“內在動機”。
而很多孩子一寫作業就變懶的原因,無非就是透過作業,他們沒有獲得過愉悅感和成就感。可能是因為作業過多或難度過高,一開始寫作業,他們就感到厭煩,沒有動力。
面對這種孩子,家長不妨試試“CAR”模型,激發孩子學習的內驅力。
什麼是“CAR”模型?“CAR”心理需要模型是由著名的心理學家德西和瑞安根據兒童認知發展規律提出來的。他們把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分為三種:勝任感(competence)、自主感(autonomy)和歸屬感(relatedness)。
※ 勝任感
勝任感即讓孩子由衷地認為自己有能力做好某一件事情。很多孩子討厭寫作業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完成作業很困難。
父母應該有意識地提高孩子的勝任感,可以透過鼓舞孩子的方式,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例如鼓勵孩子只要專注仔細,就一定能完成任務。
但值得注意的是,誇獎也要取之有道,誇孩子時,不能敷衍地誇得很寬泛。認真觀察孩子的舉動,把誇獎落到實處,真心實意地誇獎孩子。
※※ 自主感
顧名思義,自主感就是保留孩子的自主權,讓他有自己選擇的權利,父母只需要給出可供選擇的範圍即可。
比起家長一手計劃學習,讓孩子自己當學習的主人,可以降低他們的束縛感,提高積極性。
比如,督促孩子做作業時,可以讓他自己選擇,是先寫作業再看電視,還是先看完電視再寫
作業;又或者給出一個時間範圍讓孩子自己選擇寫作業的時間。
※※※ 歸屬感
歸屬感就是讓孩子感受到尊重,家庭教育中家長不能只站在教育者的角度上考慮問題,要顧及孩子的自尊心。
督促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要避免強行要求。比如,孩子正在看電視,家長可以說等看完這一集,就去寫作業之類。
這三種心理需求被滿足時,外在動機才能轉變為內驅動力,進而提升積極性,驅使孩子自覺主動地執行任務。
適時適當的鼓勵孩子可以讓他感到滿足,大大提升他的勝任感。但要注意,誇獎應當有理有據,不能敷衍,也不能一味濫用。
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在學習上,多讓孩子自己做決策,可以引導孩子自己制定學習計劃。
家長在一旁適當提醒和修改即可。增強主人翁意識可以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主感和歸屬感。
所以父母沒必要一直耳提面命盯著孩子學習,給予他自主選擇的空間不僅可以提升他的自主意識,也可以讓他真正學會學習,往後的生活都將受益匪淺。
結語學習不僅是孩子當下的任務,也是他需要終生掌握的技能。比起在跟著別人的計劃成為學霸,不如自己積極探索,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好習,也學會學習。
“CAR”心理需要模型的應用對於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孩子學習的自主性都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