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
有人說,父母應當做為孩子力量之桶“加”水的人,讓他更有動力;而不要做他人生的“舀”水人,耗盡孩子的能量。
為人父母的你,是孩子的“加”水人還是“舀”水人?
如何從“舀”水人到“加”水人,今天兩位媽媽的故事可能會對你有所啟發——
傅琪家書
“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在家宅居一月有餘,走過冬天迎來了春天,感恩國家與政府的快速決策與積極引導,感謝逆行的英雄在前方衝鋒陷陣,才有我們在家裡的安定。
這一個月的停工不停學我感覺收穫非常多,有四合院的各位志願者陸續實行一小時溝通賦能,有老師給我們每週呈現的精彩家長課堂,讓我能夠邊學邊用邊受益。特別是和兒子的關係在這一個假期有了很大的改善,讓我有了一種久違的幸福感。
傅琪與兩個孩子
因為自己以前的錯誤教育,粗暴性格還有並不和諧的夫妻關係導致了孩子過早的出現叛逆。對比一下小時候乖巧懂事的他,再看看現在的狀態,真是恨鐵不成鋼,對他滿是批評指責、諷刺挖苦,貼標籤那更是家常便飯,真是不學習的父母就是自己在親手摺斷孩子飛翔的翅膀。
除了偶爾空洞的說一句“你真棒”以外,其他鼓勵的話根本就不會說,可想而知我們的親子關係會有多麼糟糕。關係糟糕,導致了成績更糟糕,因為想要改變,所以我開始了學習之路。
學習中華文化已滿一年,這一年自己一直都保持著一個比較精進的學習狀態,我相信老師說的我好了,孩子就好了,所以就只自顧自的在學習,等待著孩子自己變好。
這一年孩子確實有變化,就是每天能自覺完成作業了,但因為我的完全放任,孩子的學習成績繼續下滑。所以在假期裡就和400的劉迎賓老師請教了這個問題,想知道她如何幫助兒子從班級的倒數到考上重點高中的。
劉迎賓老師說,“我們自己學習提升是每天必須要有的,但也要合理安排時間每天督促檢查孩子的學習,用語言、行為還有好吃好喝的多管齊下去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說來非常慚愧,我這才知道是自己的理解出了偏差,原來並不是光自己學習,還得幫孩子建立起自信心來。就像《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一書上說的,在心上用功,並不否認在事上、德上乃至道上用功。
每週二四合院“家長課堂”直播精彩回顧
假期他爸針對孩子寫字差和錯字量大,專門給他買了和課本同步的練字帖,強制他每天臨摹5張,我則是每天的檢驗員。年前忙,沒怎麼顧上,他只要寫完了,就可以看電視了,所以他都是一個糊弄的狀態。
年後有空了,我天天給他聽寫,才發現一頁生字已經臨摹了30多遍了,正確率只有百分之一二十,真是讓人灰心,孩子也是很挫敗的說,“我就是笨蛋,腦子就是不好使。”
這一次我不再打擊他了,他錯了,我就讓他將一個錯字五遍或者十遍的寫在紙上,並幫他拆字記憶,並在他寫完以後接著就考他,第二天一早或者我們在聊天高興的時候突然插話考他,因為這樣的輪番滾動式的考他,他的準確率不斷提高,我就跟他說,“你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種不收,你種了你就收了吧。”
孩子也從他每天付出即有收穫中獲得了信心,一張130多個的生字帖,只有一兩個錯別字的時候,我們就進行下一頁,網課開始了我體諒他將練字降到了3張,現在從一年級已經複習到了四年級上冊了,孩子練的字紙已經有厚厚的130多張了。
孩子看到這些,也有小小的成就感。前兩天孩子新開始了一頁生字臨摹,只寫了三遍,我給他聽寫了30多個字,他的準確率居然達到了70%,從30遍10%到3遍70%,我覺得這就是孩子質的飛躍,那天我真的是喜極而泣。
我告訴他,“你這就是心上用功呀,心上用功事半功倍,這才是學習的方法,上課你認真聽講,課後就可以少花很多你玩的時間來補課。”孩子也非常興奮,告訴我說,以後等他妹妹稍大點,一定讓我把這個方法告訴她。
這就是孩子通過自己的切身實踐體驗了“心-道-德-事”四部曲的在心上用功和事上用功的不同。現在孩子越來越自信了,也越來越自律,在約定的時間看電視、練字、寫作業。我也從原來的那種慌亂和焦慮中逐漸走出,體會到生活本該有的模樣。
感恩這一個長假期中四合院的老師和志願者們賦能指導,讓我不斷的修繕和家人的關係,感恩九組家人們的真情相伴,願我們都能將自己所學,應用到最美家庭的建設中,深深的祝福家人們。
鄭小珠家書
觀看直播“高效溝通,讓孩子動力充沛”有感
孩子寧願被仙人掌刺傷,也不願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因為傷痕是看得見的,而責罵帶來的傷口則是無形的。而且辱罵,指責,批評會使大腦中的神經元和腦細胞受傷,使孩子動作變得遲緩,記憶力變差,源於我們對孩子的辱罵。
孩子今年讀高一,從小到大,我都特別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每次考試就迫不及待地問孩子考幾分,某某同學考多少分,排名第幾,總是要跟人家的孩子比較,總覺得她不夠優秀。
若孩子跟同學之間有了矛盾,在我面前委屈訴苦,我也就敷洐了事的迴應她幾句,甚至還會挖苦嘲諷她,根本不知道這個時候要用共情法,聆聽孩子內心的真實相法,要與孩子一夥的,這是解決孩子問題很重要的方法。
孩子寫作業磨蹭時間玩手機,我也千方百計的想改變她,勸說無果後有時就破口大罵,威脅,甚至用武力對待,這樣非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激怒了孩子,暴跳如雷,也激發了我們之間的矛盾。
每週二四合院“家長課堂”直播精彩回顧
改變孩子的行為要以知,情,意為切入口,特別從情和意上來達到情感共鳴,成為與孩子生死與共的共同體,心心相印,孩子才願意跟你溝通。
老師為了說明共情法的效果,舉例播放了歌曲《像我這樣的人》和一個心理學家治好了一個分裂症小夥子的例子。歌曲中唱到“像我這樣聰明的人……優秀的人……強大的人……迷茫的人”,歌曲中夾雜著複雜與無奈,雖然唱的是作曲者本人,卻能消除聽者的壓力,因為他唱出了很多人的內心。
這種共鳴共情的調動,用於幫助孩子集中在動力上,效果竟然事半功倍,因為一個人的習性是由70%的動力系統和30%的能力系統組成的,如果能讓一個孩子變得動力充沛,就可以彌補能力的不足,主動積極的和被動消極的去做同樣的事情效果會截然不同。
通過深刻反省,我懂得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一切都是被不明和貪慾遮蔽了,孩子的叛逆是由於我的強勢,固執己見,不給孩子獨立空間而導致的結果。
這幾天孩子在家上網課,我會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用鼓勵性語言鞭策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有些話該不該說,什麼時候說合適,有時甚至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有時躁心出來很想罵一頓卻忍耐了三秒鐘又平靜下來。
其實任何事情都是來磨練我們這顆心的,只有心清靜了,在光明的世界裡,黑暗中的問題並不存在。有什麼的心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其實孩子都是教得好的,老師曾經說過真正愛孩子,是愛她的不可愛之處;做90分的自己,做60分的父母就更好了;教育孩子的所有方法和手段源於成為更好的自己。
真正愛孩子就要快速的成長自己,提升心靈品質、提升自己的格局和境界,開發心中無盡寶藏,並引領孩子朝向光明,以獲得幸福自在乃至圓滿覺悟的人生。
最後要千萬記住傷害孩子的這三種話“不可說”:
1.評價的話:父母評價多一分,孩子改變少一分。
2.比較的話:父母比較多一分,孩子自信少一分。
3.威脅的話:父母威脅多一分,家庭教育難一分。
編者按:
有家長感嘆,不學習的父母,就是在親手摺斷孩子飛翔的翅膀。兩位媽媽的故事也切實印證了這一點。
是助力孩子扶搖直上,在天空任意翱翔?還是折斷孩子飛翔的翅膀,在地上暗自神傷?選擇權就在家長手中。
祝福每一個家長,都能與孩子共同成長,一起翱翔!
【種瓜故事】系列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行為作用與反作用,是人生重大真理。這一真理博大精深,絕妙無窮,它遵循的基本原則是,有什麼性質的行為作用,就有什麼性質的反作用。
“行善而不見其益,猶如草裡冬瓜,自行暗長”,不要為做了好的行為作用,暫時沒有好的結果而焦躁。每日耕耘,在起心動念處種下良善的種子,日積月累,定有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