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我們在前面的推文中,講了不少小兒推拿的各種手法,後臺也常有朋友問:除了推拿,能否介紹一些常用的食材或藥材,平時可以配合著使用?我說:當然是可以的,我在臨床上就常用“推藥結合”來治療患兒。

日常生活中,若小兒推拿和中藥食療結合得當,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道很適合近期食用的食材,再配合兩個常用的兒推手法,助力寶寶疏肝健脾。

春季屬肝,是升發的季節,這個季節孩子多肝火旺盛,因此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道疏肝理氣又健脾和胃的好食材——佛手。

佛手又名佛手柑、佛手香櫞。產地主要在廣東、四川、福建、雲南等地,其中以廣東和四川的名氣較大,所以市場上銷售的多是“廣佛手”和“川佛手”。

“川佛手”主產於四川宜賓、內江、樂山以及重慶合江、江津、綦江等地,其片小質厚,氣香味濃,行氣之力較強。“廣佛手”主產於廣東肇慶、高要、鬱南以及廣西桂林,其片大質薄,味較淡,行氣之力稍遜,理氣而少傷陰,所以“廣佛手”更適合小孩子日常食用。

在國家頒佈的藥食同源名錄中,記有佛手,因此佛手即可作為藥材使用也可作為食材使用,可見其日用安全性更有保障。

疏肝理氣健脾和胃

佛手,性味辛、苦、酸,溫。入肝、脾、胃、肺經。佛手功效的記載始於明代《滇南本草》:補肝暖胃,止嘔吐,消胃寒痰,治胃氣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氣。清代《本草從新》也記載:理上焦之氣而止嘔,進中州之食而健脾。所以,佛手的主要作用是疏肝理氣,健脾和胃,燥溼化痰。

1. 肝胃氣滯,胸脅脹痛

佛手性味辛香,善於行散、疏洩,有很好的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作用。尤其是春季,不少孩子會出現脾氣大、情緒不穩定的情況,進而影響脾胃功能,肝鬱氣滯、肝胃不和會導致胸脘腹痞滿等,緩解這些症狀都可食用佛手。

2. 日常活動狀況的影響

佛手入脾胃經,能直接疏解脾胃之氣,調理和疏洩脾胃之氣的升降運動,因此有理氣和止痛的功效。可用於緩解脾胃氣滯引起脘腹脹痛,噁心嘔吐,進食少等症狀。食用時常與陳皮、生薑等搭配。

3. 燥溼化痰

佛手性苦溫,苦溫可以燥溼、化痰,同時辛香又能行氣,因此可以用於緩解孩子溼痰咳嗽的症狀。

佛手全身是寶

(1)佛手花

是佛手乾燥花和花蕾。味微苦,性微溫,入肝、胃經。功效與佛手相似,疏肝理氣,和胃快膈。但效用更緩,而且更偏於降肺胃之氣,以降氣為主,多用於肺氣上逆引起的咳喘,胃氣上逆的噁心嘔吐等症狀。

(2)佛手根

是佛手的根部。一般每年9~10月挖取,然後晒乾。佛手根味辛、苦,性平,入脾、胃、腎經。功效主要是順氣化痰止痛,由於效用較強,一般不適合小孩子使用。

(3)佛手露

是佛手柑果實的蒸餾液。味微辛、淡,性平。入肺、肝、胃、腎經。能夠行氣解鬱。《中國醫學大辭典》記載有:“悅脾、疏肝、寬胸、解鬱、疏氣、開胃進食”等多種功效,一般每次取佛手露30~60g,隔水燉溫服就可以。

(4)佛手茶

材料:佛手3-5g,陳皮1g。

做法:用200ml開水泡飲,衝飲至味淡,平時可以當水給孩子引用。

(5)佛手柑粥

材料:佛手15g,粳米100g,冰糖適量。

做法:將佛手洗淨加水500ml,煎煮2分鐘,去渣取汁,再加入粳米及冰糖,文火熬粥。

(6)糖漬佛手

材料:佛手250g,白砂糖250g。

做法:將佛手洗淨,放入鍋中,用勺將佛手果肉壓扁,撒入白糖醃漬1日,待佛手浸透糖後,再以小火煨熬至汁液耗幹,停火冷卻後,再拌入白砂糖,放盤中風乾數日,裝瓶儲存備用。平時可以給孩子作為零食食用。

孩子食用佛手需注意:

禁忌:佛手性味偏溫,因此陰虛有熱的孩子應慎用;性味辛散,因此氣虛,並且沒有積滯的孩子應慎用。這兩類孩子如果有需要,應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用量:佛手性味苦、酸,適當食用可行氣和胃,但孩子脾胃功能尚弱,而且春季不宜進食太多酸味食物,以免助長肝氣升發。因此佛手食療不宜每日食用,建議脾胃功能好的孩子1周食用1-2次;脾胃功能弱的孩子應配合其他健脾開胃的食療方共同食用。

吃糖:2歲以下的孩子不建議吃糖漬;2歲以上酌情吃,也可以在製作時酌情少加糖。

除了以上的佛手食療方,我再補充2個常用的推拿方供配合使用:

1. 疏肝

愛發脾氣但沒有明顯熱象的疏肝手法:

✔ 平推肝經:100-300次

✔ 搓摩脅肋:50次

2. 健脾

肝火過旺,顧護脾胃

✔ 補脾經:200次

✔ 運板門:200次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被兒科醫生拉入黑名單的3種食物,容易發育遲緩,讓娃積食不長高